自己从事数据服务两年,随着对数据理解的深入,越发感觉这个世界突然变的更加多维,看世界的视角又产生了变化。原来对数据只了解,不知道如何产生价值,而如今逐步把业务闭环,通过数据可以提升商业效率,突然发现自己对世界的价值认知又多了一个维度。
这个过程有个很大感触,发现在自己无知的世界里,把再多高价值的资源摆在你的面前,仍然会视而不见,就如同不是一个维度的世界一样。
之前就思考过,这个世界不是大家的世界,因为每个人对世界感知的价值不一样,做出的判断和决策也不一样,所以到头来,这个世界其实是每个人的认为的那个世界,在自己认为的那个世界里,世界的价值维度是由自己的价值观构成的,自己认为什么重要,就会决策优先去获得什么,从而在同样的物理世界里,你会发现每个人忙忙碌碌的行为是不同的,有的人通宵达旦的玩游戏,有的人则为了一个分享提前三天准备材料,这都是因为每个人对于事物的价值认同不同造成的。
一个人,可能对于相同的技能,深浅是可以量化的,例如开车,我就是一个新手,而老司机就是比我娴熟,同样停车,人家一下就可以搞定,我却要三下。
但是认知的差异却是不可量化,认知的宽度和深度,决定了价值维度的变化,而认知维度所产生的价值变化绝对不是可以量化衡量的,在高维认知世界里,对事物的理解和效率会产生质变。
之前就思考过工作多维商业视角和生活主动创造美好的一天的理解:
对于商业世界,我们总会发现很多看不懂的现象,最终用 "看不起" 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仔细追问,这正是自己无知的表现,在自己的单维的认知经验视角中,是无法洞察出对方多维做事的逻辑,自然会感觉到对方在耍流氓,就如同一个做汽车制造业的无伦如何也看不懂一个做共享出行的逻辑一样,现在回忆起来,自己之前连接认识的贵人,给自己的一些建议,方式没有理解,而如今再复盘,就发现原来是朋友在用多维的逻辑在跟单维的自己在沟通,自然自己表现的很无知,很茫然了。
随着创业的深入,越发感觉这个世界其实是多维的,在多维的商业环境中,竞争的方式产生了改变,从制造业看,这是卖自行车的,从数据角度看,这是在获取位置数据的,从入口角度看,这是高频的出行人群入口。视角不同,价值马上变化,而最终的商业行为,运行逻辑也必然会出现差异。
所谓的跨界,现在来理解,无非就是多了一个认知维度,用差异化的商业视角来重构需求,这样的多维重构跟原来的单维模式相比,必然会产生质变的效率提升。
在生活中也同样如此,我们一辈子,如果只认为赚钱是最主要的,那么我们每天的行为决策都会基于什么赚钱做什么的价值模式展开,机会主义就是这样来的。有句话说,赚钱模式就是:前半辈子拿命赚钱,后半辈子拿钱买命。如果是这样的一生,想想再多的钱不要也罢。
自从去年开始学习认知科学,对于生活认知有了切身不同感受,从原来的单维金钱价值认知到了如今的多维收益认知,每天例行的运动,思考,连接,学习,都是自己重要价值的一部分。成长一定不只是金钱的无限增长,而应该是在认知提升的同时,通过自己成长的价值交换更多财富。
如果认知不够,给你再多的金钱也无法驾驭,再多的金钱,如果身体不行,也无法享受。所谓财富自由,必须要让自己收获多元财富,才能让身心更自由。
认知就是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观念和看法,对一件事情的坚决度,能不能快速地掌握多视角信息,并做出最好价值的决定,这可能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有的单维,有的是多维,这差别不可量化。
自己经常参加线下分享会,每次都重点把自己观点的重要一页ppt主动分享给大家,从创业以来,切身的感受到了这其中认知差异的价值,一起共勉:
认知比财富重要,连接比拥有重要。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