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我的早年生活》课堂实录。
这篇课文在原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是一篇个人自传式的文章。作者丘吉尔,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虽然现在教材里面已经没有这篇课文,但我还清晰的记得当初阅读这篇教材时候的感觉,很喜欢这种文字质朴又蕴含哲理的文章,上课的效果却很一般。于漪老师说:“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刻骨铭心,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不能打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隅,就是因为我们往往是泛阅读,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我羞愧极了,在文字里出生入死,我会记住的。
浅浅小语:把浅的教实了,浅的就是未来大地的沙沙砾;把浅的教厚了,浅的就是未来天空的云层。
课堂的导入很直接询问课题,询问学生对作者的了解。(课堂上这几个简单的交流,就可以了解学情。)然后课堂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件事是什么?____学会概括,找中心句,第二部分概括事例,理解选材的典型性,第3部分成功的基石,小事件大价值,第4个部分 语言品析,鼓励做发光的萤火虫。(这4个部分层层深入,从对一件事情的概括方法的指导----找中心句学会概括到概括事例,理解选材的典型性。既教给了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又指明自传性文章的特点,选材的典型性,然后品味语言,鼓励做发光的萤火虫,继续往自传体的另一特点出发,典型事件背后的共同意义和价值。整个教学设计围绕着文章体裁的特点,“事件典型,凝聚品质”来展开文本设计,简直太巧妙了!)
课堂实录还体现了肖特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方法指导一,如当学生无法概括出第2自然段的段意时,教师这样说:看文档要留意这段文字的中心句。准确的把握文段中心,就是抓住能表明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中心句。方法指导2,中心句往往是某人做某事,某地发生某事,这样的概括。而且中心句一般会在文段的开头或者结尾,还有可能在段中。方法指导3,本单元要求采用默读的形式,不出声不只读不回读,尽量一气呵成贯通全文,保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以及一定的阅读速度。方法指导4,建议在读的时候用笔画一画画出中心句,前面两段可以读的慢一点,后面几段就可以读得快一点,因为你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可以试着加快一点速度感觉一下。方法指导5是对中心句的一个总结,指明了中心句的位置,可能是开头也有可能在结尾,还有可能在段中,有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概括。方法指导6,写传记一定要选自己精心选择过的,能够代表自己感悟的一些事情来写,所以写自传选材很重要,要选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方法指导7,读书的高境界在于能够在看似没有明显情感特征的词上读出情感来。方法指导7,如何读出自信的感觉?要想不比别人差,声音首先需要重。怯生生的毒,听了就会觉得在示弱比别人差。方法知道吧,学生对某句话没有感觉的时候,指导学生,再读一读。方法指导8,你的读法是怎样的?你的感受就是怎样的。这几个指导方法有关于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有关于自传性文章的特点的,还有关如何读出文章情感的。每一个指导方法都特别有用,有效!
切准体式,才能顺畅大气,关注学生,才能授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