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间,我们在职场的“家”。
可是你喜欢这个家吗?
好吧,如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谁又愿意待在狭窄的格子间里呢?
有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待在狭小的空间中,对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格子间很小,装不下我们繁杂的工作与远方的梦想,反而会让我们越发的焦虑与烦躁,患上“高楼综合症”。
“每天你做的最愚蠢的一件事,就是坐在一个隔间里,任由全世界擦肩而过。”
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格子间之父”普罗普斯特。不仅不被用户喜欢,还被“爸爸”嫌弃,然而曾经,格子间也让人感到幸福,也曾是白领的救世主。
这得追溯到18世纪,那时英国刚刚开始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时代的到来,使得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员工数量也急剧增长。为了更好、更便利的管理员工,现代化的“开放式办公室”诞生了。开放式办公室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全方位的开放与监视。
在广阔的办公空间内,分布着一排排整齐的座椅,桌面上不允许有任何遮挡物,管理者在高处的玻璃办公室中,监视着员工的一举一动。
人人高度自危,头悬利剑,不敢磨洋工,开小差。
高压,没有隐私,即便这样,也鲜有人提出异议。因为那时恰逢美国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有个饭碗就不错了,被监视也好,没有隐私也罢,都变得无所谓了。能够生存下去,是他们最为看重的。
到了20世纪中期,人文主义兴起,经济复苏,人们的办公环境开始改善,其中,年轻的设计师普罗普斯特崭露头角,提出了移动办公室的设想。
移动办公室不仅能够赋予人们隐私,也能够使个人占用的办公空间最小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高度灵活性,可以根据员工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非常人性化。
好景不长,美国房地产价格飙升,装修办公室的费用也跟着提高,资本家不再需要人性化的办公室,需要尽可能多的将员工塞进办公区。
于是,普罗普斯特的设计开始萎缩,为了节约空间成本,格子间的面积不断缩水,角度也被固定成了90度死角。
令普罗普斯特感到悲哀的是,人们刚从圆形监狱走出来,就被塞进了“方形监狱”中。
在普罗普斯特去世前,他对于格子间的怨恨依旧很大。
“很多公司是一些粗鲁的人在经营。他们只是弄一些又小又窄的格子间,然后把人往里面塞都是些像老鼠窝一样简陋的地方。”
格子间诞生之初确实让员工感到幸福,可这都只是昙花一现。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员工的办公区域十分狭窄,四周的格子仅仅能阻断视觉上的联系,却不能阻隔声音的传播。
更加令人感到讽刺的是,为了尊重这种表面的隐私,员工甚至给相邻隔间的同事发微信,询问简单的问题,不但效率和创造力都大打折扣,甚至令人怀疑自己已经疯了。
如今全世界几亿人,每天把时间消耗在格子间内,格子间的组织规则就像道德教育,影响了员工的心理,塑造了个人性格。
人生而自由,却被迫待在格子间中。一个个格子间中,装的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他们各有梦想,各有爱好。我们要始终心怀希望,明天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