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化语文名师工作室”整本书阅读初期成果汇报观后感
安徽省宣城中学 叶婷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朱永新)
1月12,雨后初霁。
市图书馆四楼,家风馆内,洋溢欢乐、氤氲书香……
我和课题组的同事有幸观摩了陈文化名师工作室的“迎新春”整本书阅读初期成果汇报展示活动。结合个人感受,总结活动特色如下:
一、纵向贯穿:小学低年级段——中年级段——高年级段。
笔者关注到工作室小学低年级段“绘本阅读”计划,分为四个阶段,每10天为一个阶段,有线上活动和线下指导两种形式。从“推荐书目、引导初读、阅读时间、阅读方式、精细阅读、拓展阅读、整合成果、展示形式”各个环节,对孩子及家长进行具体的指导。
据了解,每个年级段,都有这样明确、有序、系统的设计和活动过程指导。 如中段的“征文活动”,启发孩子给《疯狂爱书人》的作者写一封信,引导孩子进入书中情境,与主人公一起寻找“疯狂之书”,体会一家三代人守护家庭图书馆的意义,为孩子点亮一盏阅读之灯。不同的孩子,基于不同的经验和视角,能够从“写信”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
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仿佛一级一级发展的阶梯,让孩子去遇见更为高远的精神风景。
二、广泛辐射:鼓励亲子阅读、家校共建,以图书馆、公众号、微信群为平台。
如“绘本有什么了不起”“童年爱上一本书”等公益讲座,用书香滋养校园,浸润家庭,把“读书”的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次阅读成果展示,充分体现了名师工作室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参与的孩子来自四小民生校区,宣城二小、十一小等多所学校。这次活动安排在“家风馆”内,颇具深意。其中,亲子读书海报环节,周智健同学介绍了自己最喜爱的书《鲨鱼》,他的妈妈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娓娓道来,其乐融融。我和课题组部分同事带了自己孩子一起去观摩,其中,有一套《手斧男孩》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孩子。
三、多元拓展:围绕“整本书阅读”这个核心,不同的年级段,阅读目标、展示形式也有相应的要求。
低段主要是“讲绘本故事”“绘本剧表演”,中段有“海报分享”“征文分享”“读书笔记”“好书推荐”;高段则更倾向于“读、思、写、行”结合。孩子们或表演、或讲述、或分享、或交流,还有精心制作视频、PPT,悦耳动听的配乐。一个有意思的书名,一页吸引人的封面,一位有影响力的作者,一个有趣的小常识,一段精彩的文字,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一股砥砺人格的力量,一段温馨珍贵的亲子时光……孩子们在审美、文化、思维、语言建构运用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四、深处挖掘:始于阅读活动,伴随教学研究,探索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在精心设计、积极落实活动的基础之上,工作室成员在教研室专家指导下还承担了省级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儿童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我们还了解到陈文化校长开展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情况:从《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经典中精心选择,编写读本,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让经典伴随孩子的整个小学阶段。同时,她还有跟踪研究孩子在初中、高中阶段学科核心素养的想法。“奉献、公益”“热爱课堂”“孩子们”……在和陈文化校长的交流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些关键词, 在她的引领下,工作室的老师们“知行合一”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1941年,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读整本的书”的教育主张——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近年来,整本书阅读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趋势,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碎片化阅读”“信息爆炸”“网文泛滥”的现实背景下,让孩子爱上一本本好书,在他们心田中播下读书的种子,意义深远。
而如何具体落实,“陈文化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参与阅读活动的家长、孩子们,给了我们做了一次成功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