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人心底都曾经有那么一刻希冀过柏拉图式的恋爱,有另一颗共通的灵魂能与之毫不忌讳地谈论生活中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悲喜和不堪,能在艰难无人搀扶的绝望与之依偎,能在面临道德考量时及时被勒住绳索,就像大牛提到的人人生而孤独,每颗灵魂都会面临焦躁、不安和恐惧,所以不依赖身体感觉的灵魂陪伴是否真实存在?
可事实是,大多数人都只是曾酝酿过这个想法,真正的态度则是,和你谈灵魂还真的有点伤欲望。一旦迈入婚姻的门槛,大多数人开始掰起手指,数家世、工作等等不一而足,总要盘算清楚才能确定眼前这个人能不能再值得陪伴下去。异地恋不牢靠的原因有部分也是,我重要的时刻你身体缺席,看不见活人说啥都没用,那一句你现在不在以后就不要在了,击溃了多少浓情蜜意的小情侣。说到底,灵魂,他就是个虚幻的帽子,等夏天来了,大太阳还不得晒不带伞的你,那句“心静自然凉”不过就是因为你的心里作用,就像王阳明整出来的心学一样,信则让你不那么难受,但是客观条件依然不变的。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起源在于《查令街84号》这本爱书人的圣经,女主人公海莲和书店老板弗兰克通信长达20年,依靠文字聊以慰藉,却在有生之年未能相见。每一个根据故事意外寄出信的人不都是因为灵魂太过孤寂吗?现实生活中,汤唯扮演的姣爷是一个混迹于赌场的公关,为还父债入赌门,依靠自己纯属的技能谋生,过着凌乱不堪的生活,唯一关心她的人只有父亲曾经的女朋友凌姐;而吴秀波扮演的是一个二流的房地产经纪人大牛,每天在算计和煎熬中捣腾房子,他们相像的一点就是都在时刻面对着金钱与良心的考量。他们以书结缘,在一封封信里慢慢化解恶意,相互开导,姣爷眼中的收信人是一个教授,凭借自己的努力过着体面的生活,不像自己就只有每天混在赌场的命;大牛眼中的收信人该是伦敦中西二区的小姑娘,不谙世事,因为失恋而感觉生活天翻地覆,不像自己要整日昧着良心卖房,那都是自己渴慕而不得的灵魂。事实上,他们都过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生活,一个无家人可怀,一个独留异国打拼,所以才会对这种只有深夜自己展开的信件感到安慰不已。
在金钱考验面前,姣爷心底的教授帮助他找回善良的本性,在大牛对生活绝望的时候信里那个单纯的灵魂鼓励他重拾信心。其实,这本都源于自己的内心吧,信里的安慰只是假托他及时唤回自己潜在灵魂的一个工具,正是有这些渗透进生活的灵魂帮助,所以他们才会那么想念,因为文字喜欢上另外一个对外在一无所知的灵魂。
大牛说他有一身刺,紧紧包裹住自己,连在篝火旁与她亲热的金发女郎也洞悉了他的孤独,不无遗憾的在分别的时候对他说,你总是不愿意与人亲近。而姣爷说她总是被刺伤,一次一次,高智商的青年才俊,精明的生意人,被包养的诗人,有人图技能,有人图美色,还有人只想和她谈谈诗并不打算对她负责。无一例外,情话和相处都是做戏,她没能碰到有担当的真实男人,自然,在赌场这种利益交织这么严密的地方,遇到真爱的几率大打折扣。而洒脱的姣爷还是相信爱情,并且愿意试一试,她的勇气让我叹服。所以曾经无依无靠,现实中害怕被刺伤,自然缺少敞开心扉的勇气,而那个来自信里的袒露却又真诚,不言具体,只谈论灵魂事,促进彼此灵魂的愈合。
木心的诗很美,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或许就是交通不发达时代,人们谓之爱情的真谛吧,一封信开启的时刻就是两颗灵魂相互碰撞依偎的时刻,那么在遥远的古代,这种灵魂的陪伴是透着一种无奈的悲凉的吧,现代社会节奏加快,阻碍相见的因素也在增加,最多的是上班,上学的忙碌。在现代生活中,灵魂可以陪伴一时,除非真实世界中中有陪伴你的人,而且这种灵魂的陪伴只是调味剂而不是主菜,不然一生只与灵魂为伴是不能的。
要不,勃朗宁和罗伯特怎会相见,故事的结尾,怎么会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远渡重洋也要找到彼此呢,灵魂哪有在身边人来的实在,所幸,爱情里的喜剧总是会遇见,那么,那些相互陪伴的灵魂就赶紧相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