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会自然地追求满足原先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当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在当时的情景中无法满足时,人们会将它带到日后的生活中。
由于这一需求产生于过去的情景,所以这一需求现在变成了“失去基础”的“未完成事件”,当我们要完成它时,我们就只能将它建立在某种类似的基础上,造成了“投射”或者“内射”,结果导致了更大的问题。
有时候我“作茧自缚”,太过贪婪。不满足于现状,向外求索,造成一段时期的脚踏两条船。我深知平衡了已有的船只,但是内心的空洞与大胆让我跃跃欲试。驾驭在他们之间并不如鱼得水,一往无前。我也深知,内心沉寂的海面变幻莫测,海浪终会掀起,吞噬所有现在看似安好而脆弱的一切,我会狼狈不堪的被海浪拍打在礁石上,伤痕累累,甚至一无所有。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了贬义。在北京,我终于见到了他,因为临时工作安排,游玩途中他不得不只身离开。于是,我独自去了鼓楼,在拥堵的闹市区骑了半小时车看夕阳,去了颐和园,景山.....那个夜晚:时间是相对的,想尽办法赶来看降旗,在国旗前,在天安门前,时间静止,内心沉静,崇敬感油然而生。一回首,旗降了,车流通,人涌动,天暗了,鸟盘旋,灯初亮,起风了.....头攒动,向前散开,划破我内心的平静。我不知所措,待在原地,怅然若失。失落,思念,不舍,无助,迷茫.....复杂的情绪交织更迭,仿佛命运,轮流在你我身上上演。
他更像我理想中遥远的另一半的那个空缺,是我从未涉及过的未知的领域。我带着纠结,忧虑甚至平静千里迢迢前来,但也正如那四天的缘分——不合时宜。我甚至不了解他,始终不了解他,他也从未有意向我开口。但是就这样发生了一切,跟我们预想的一样。期待的过程最朦胧和兴奋,真正实现之后是无尽的空虚。当我还傻傻的等待他对我的表态时,他提出了三人行,我果断与他断绝联系。
好聚好散是我的原则。但它已失去了基础,这件事成为了我内心的未完成事件,我从离开他的时候,就想画一个句号——我不能违背更深层的道德。于是,当看到飞机,地铁,检察院,信访局,衬衫,皮鞋;听到北京,赵雷,福建,电话声和一个人探索未知领域......某些类似的基础上时,我的心造成了“投射”。我压抑欲望以及对这种欲望的察觉,但昼夜气温骤变,又想起那晚凉意袭人的春风,好像这件事已渗透生活的细节中。迫近黄昏的悲凉,江面翻起白浪,近乎于平静的忧伤,这种淡淡的感觉会在我的心里一直缓慢生长。
好些天没缓过神。看着日历上被安排的下个日程,原以为我的情绪可以跟着上个事件的终了而平静,在平复和回忆中,发现我把自己想的太理性和洒脱了。我的缓冲期有些长,理解自己仿佛比理解他人更难。
我深刻的明白眼下看不清的,模糊心智的在时间的年轮中显得无比渺小。人总是在困惑和困难中进步,让发酵了的坏情绪再飞一会儿,不刻意的去遗忘和回避,经事长智,修养身心。生活的轨迹无限延伸,如树,根系庞杂,如溪,静水流深,难得有璀璨的流星划破星空,显得那么不真实,好像平淡日子里的幻影和刺。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无论和谁相处都是如此,因为这是他的原则。忠诚于自己,忠诚于自己的良知,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忠诚于对天地的敬畏。
无从适应。这是一场短暂又华丽的梦,我亲手编织,该收尾了。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开启一次全新的内心救赎,追寻他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