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我第一次读自传,这也是第一次用简书app来写一些读后感,可能文字与思想都不够有深度,却想找一个地方来记载。
最开始想要读这一本书,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一个看脸的人,觉得有一点小帅呢。在读着读着的过程,却觉得一个人能够将自己的光和热完完全全地发挥出来才是最帅的事情,这本书激励了我不少,做文学,不应该有那么多浮躁的心思。
自序中,胡先生说到他曾经劝过很多他的老辈朋友们写自传,结果却不太理想。许多人富于浪漫意味的一生渐渐成了一部部人间永不能读的逸书。不仅仅如此,我觉得更是中国历史文人材料的一种严重流失,虽然我们平常看到的传记并不少,但是不管是多么有资历的文人研究者,都不如文人们自己写的自传那么清晰。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而耽误了自己本想做的事情,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却不能预料意外何时到来,所以遗憾总存在。
《四十自述》的前六篇,叙述到胡先生十九岁考取官费出洋留学时,《逼上梁山》一篇,写文学革命运动的原始就是根据胡先生留学日记资料写的。最后看胡适先生的年谱,让我大为惊叹。一个人的一生或许真的不长,但是能做的事情却可以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不要否定自我,也要去发现什么才是真正适合你的东西。
十七岁的农村小姑娘冯顺弟嫁给了四十七岁的官人三先生,二十三岁却开始了漫长的守寡人生,家里子女一堆,估计看到这些,大家内心会有点怜悯冯顺弟,为何要委屈自己,不找一个单纯不复杂的人嫁了,安稳地过完这一生。而我却觉得,冯顺弟是幸福的,她的人生应该是伟大的,是值得被人纪念的。她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当初嫁给三先生,出了单纯地敬佩三先生以外,更有为家庭作出一份贡献,却被母亲理解为她想做官太太,不争辩。她跟三先生在一起,并没有像许多农村妇女一样,生孩子照顾男人那么生活,她还跟着三先生学习汉字,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做胡适先生的启蒙老师。她严厉同时也是一个慈母。这种母亲应该是那个时代的典范,或许放在现在这个时代并不适用,但母亲这个“职业”无论处于何时何地性质都不会变,我们都可以融会贯通。
胡适先生年少时候看了很多很多书,在许许多多的学堂学习过,不断地跳级,不断地惊讶到身边的老师,不断地努力,补自己的短板,这种传奇的人生不用我多解释什么或者感悟什么,大家也可以再清楚不过,可能会出现什么励志的鸡汤,这没有什么贬义,只是我们身边的鸡汤太多,都很对,但是现代人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如果不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悟很难深入骨髓地被鸡汤打动。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从拜神到无神的那一个片段,胡适先生的思想经过解放后,便无法再虔诚地拜佛,甚至做出了诋毁行为,这在当时可是大不忌,却被胡适巧妙地用鬼神附身逃过惩罚,当27岁回家时,才对母亲说出那一年元宵节的实情,大家却只是笑笑。当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别人偏执的想法时,也许我们非常对,我们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与合适的时间。
文学革命的开始,最先吸引我的应该是这个标题,逼上梁山。现实的压迫,中国发展的需要。白话文的广泛使用,文学的发展真的离不开这群这么有思想,并为此付出一生的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字者,文学之器也。胡适先生主张白话文可以写诗,这一点我表示赞同,很多打油诗都由白话文组成,但仍然觉得用文言文作诗会更有感觉,文言文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
粗略读了读,粗略写了写,就到这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