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果一公布,人间悲喜剧就开始上演了。
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举杯庆祝,有人悲伤哭泣,千家人有千种滋味。
昨天,我的一个好朋友,断断续续给我打了一天的电话,诉说儿子的表现。
“高考,考得又不好,还有心思玩,这不,今天又去跟同学打球看电影去了……回家就在房间玩手机,话也不和我说……”
总而言之,就是觉得这个孩子没心没肺,全然不把高考失利当回事儿。
我非常理解她的感受,所以,在她倾诉过程中,当好一个树洞,只用“嗯,是,我理解你”这种回答来应对她。
说到最后,她直接问我,“你说,这种熊孩子,我怎么办?”
听她这么说,我只反问她一句,“你觉得孩子在你面前,大哭大闹,寻死觅活,你就觉得他正常了?”她一时语塞。
“你看,孩子肯定知道自己考得不好,他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来宣泄情绪,这不是很好嘛”看她沉默了,我又跟了一句“你要给他时间和机会”。
“也是哈”,她有点转过弯了,
“我先让他自己过渡一下吧”说完这一句,她才跟我说再见。
今天早晨看到李老师的文章,简直就是及时雨,我马上转给她看,相信一定对她有帮助。
“我想静一静”孩子的要求不高,作为家长,却常常不懂得尊重理解孩子的这个需求,因为自己的焦虑、担忧,把孩子想要静一静的时间和空间,都挤压掉,加剧孩子的恐惧和焦虑,适得其反。
这种错误,我也曾经有过很多次。
庆幸的是,我及时学习纠正了自己的做法,现在,女儿在我的面前,越来越放松自如,因为她知道,妈妈对她的要求,就是“做好自己”。
记得,女儿刚上初二的时候,学习任务突然加重,加上物理,数学都是她的弱科,学的有点吃力。有那么一段时间,她就像一头任性的小驴,情绪不稳定,经常回家时,满面阴云,摔书包,发脾气,情绪激烈时就大喊大叫。
看到她的样子,我是既心疼又着急,每次她把自己关进房间,我都迫不及待地跟进去,装作很轻松的样子,笑着问她“怎么了?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
但凡这种情况下,她经常会用一句“烦死了”来回应我。她越是这样,我越着急,就拼命想找出原因,然后用一些话去安慰、劝导、说服她。
比如,学习是辛苦,弱科你要多思考做题啊;跟同学要和睦相处,找几个好朋友,有人说话;学习要坚持,有了压力要注意排解……
本以为,这样可以帮她疏导情绪,让她好受一些。
结果,却适得其反,换来的是女儿的吼叫“我想自己静一静,都不行吗!”
“出去,你出去,别管我!”
被她撵了出来,我心里更忐忑不安,时不时地悄悄地站在门口偷听房间里的动静。换来她更激烈的反应,“谁让你站在我门口!?”
三番五次,那段时间这种情景时不时在家里上演。我老公给这种情景起了一个名字,叫“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
那段时间,我焦虑不安,睡眠不好,吃饭也没有胃口,每天就是想着怎么做能帮助她,怎么能帮她解决思想问题。
找书看,跟老师沟通,找同学妈妈打听。各种办法都想过了。
最后,还是在家长课堂上,帮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渠道。当时,我一个学习心理学的朋友推荐我去参加一个关于青春期青少年成长的专题讲座。讲座上,台湾的老师讲到了青春期青少年的表现以及家长应对策略,让我茅塞顿开,对我的帮助特别大,也由此把我推上了学习心理学的学习之路。
为了能够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我决定学习心理学,这是我的初衷。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一方面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学习着去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去感受她,少去指导劝慰她,多看到她每次发火背后的情绪,多用一颗平和包容的心去理解她,把她当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
那段时间的自我调整,很难,但是我还是坚持着忍耐着去做。
慢慢地,我放弃对她的各种评判,能越来越平和地看着她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也越来越包容她在我面前的所有表现,并且跟她约定,只要她想要“静一静”,就在房间门上粘上一个便利贴,上面写一个静字就可以,我保证不去打扰她。
这种形式,就是我跟她之间的暗号。
坚持着坚持着,女儿有了变化,想静一静的时候越来越少,反而一有什么事,就回家跟我巴拉巴拉说一通,说完就跟一句,好了,没事了,我说完了。她的情绪自我调节,自我平复的周期越来越短,我成了她最安全的树洞。这让我很心安。
今天,跟着李老师的文章又学到了“个人羞耻感”这个概念,我很庆幸,虽然以前没有知识理论的储存,却做到了尊重孩子的“静一静”,让她有机会学习锻炼自己的修复能力,让她在自己的体验中不断成长。
“静一静”是孩子自我消化,自我修复的过程,家长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有自我疗愈的能力,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修复自己,这就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