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留下美丽和一片狼藉,庆幸我们还有呼吸,可以面对自己。
2016,记忆中的人们从身边走过,回到他们各自爱人的脑海,当你想要炫耀时,它就会消失不见……如果你还在,还在的话,如果你还在爱,你应该能够想起来……
2016,我经历了生活,生活也经历了我,有时很糊涂,有时又很明白,是因为用有梦想,(好像没有),还是梦想拥有了我。
时而温暖,时而寂寞,面对世界,我不想索取什么,只是望着天空,等待太阳的照耀,那就算是一份礼物吧,就会有快乐!
生命本来就存在着失望,所以,记得送自己礼物,闭上眼睛为自己祈祷,为自己歌唱。让自己感受到欣喜,让自己感受到平静,让自己感受到爱……
2017我为自己准备好礼物:
(一)简单
之所以第一个送给自己这份礼物,是因为我信奉陈寅恪先生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自古以来,凡有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事实上,一个人为了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的属于奢侈品。一切奢侈品都给人的精神生活带来不便。
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不幸福;拥有更多方便,却不自由。
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生理需要实际是很有限的,无非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起来的贪婪、比较,刺激起来的。富了还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更富;美了还可以更美,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更美。于是人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不得不”去挣更多的钱。这样,挣钱成了你终极的目的。即便你是画家,你哪里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便你是作家,你哪里顾得上真正感动生命的故事;即便你是教师,你哪里还会在乎教育的良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有了或许增色,没有也无损本质,有一些东西则是不可缺失的,缺了就不再是生活。什么东西不可缺,谁说了都不算数,唯有生命可以去探视触及,生养万物的自然才是永恒的权威。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和土地,生命必须耕耘、孕育和繁衍。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们构成了生活的永恒核心。
(二)独处
在新年送给自己的第二份礼物是人生中一些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这份礼物叫是“独处”。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可以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自己。这时候,我独自面对自己和自然,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自然之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
一切严格意义上的心灵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时事八卦,引经据典,那只是闲聊和消遣;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行;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独处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
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最为简易的方法:就是看他(她)是否能独处,当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受到百无聊奈,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受到一种宁静、充实于满足……?
无论你多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生活中的必需。在我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固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就是一种灾难。
当然,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与他们的同类交往,需要爱和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看看李安的作品《少年派奇幻漂流》)。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必定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
世上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多了。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有的人习惯于别人共处,和别人说话,口若悬河,自己对自己却无话可说,一旦独处就难以忍受,这样的人呢,终究是肤浅的。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己于自己的交流,这样才会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
独处的确是一个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感觉,他是真实的喜欢自己?
2017我为自己定一个没有原则的原则:每天夜晚,每个周末,只属于我自己。在这些时间里,我不做任何履约交差的事情,只读我自己想读的书,只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如果不想读不想写,我就什么也不做,宁肯发呆、闲着,也决不应付差事。差事是应付不完的,唯一的办法是人为地加以限制,确保自己的自由时间。在那段只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沉思和独处,享受人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