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进行了班级进行团建活动,家委会爸爸妈妈前期准备工作很充分,活动组织得很好,内容很丰富,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
文字表现开心没有力度,还是上图吧,用事实说话。
家长基本都是围绕小朋友转,互相交流很少,而且我觉得班级家长本地人居多,貌似不在一个圈层,也没啥共同语言。幼儿园时,基本一半家长和我们情况类似,工作性质教育理念都很相似,所以很容易有共同话题。
本地人在低年级教育上有两大优势:
1. 舍得砸钱
没有房贷压力,要是再是拆迁户,还可以收租;而且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父母,哪里房子对口的学区好,孩子就读哪里,也没有购置学区房的压力。
工资收入基本都可以用来日常消费,所以在教育上特别舍得花钱。很多从1岁开始,就上200+/45分钟的早教课,读了幼儿园,更是课外时间被各种兴趣班充斥。
2. 有鸡血时间
因为没有经济压力,所以工作还算清闲,最起码有一方比较清闲,或者一方干脆全职。家务由双方老人料理,一方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完全用来鸡娃了。
鸡血夸张的家庭,本地人家庭占比要远远高于外地人家庭。小朋友小的时候,真是靠父母,父母抓得紧,小孩子就学得多;父母没空管,再跟着外地来的老人,基本就是放羊,因为外地来的老人觉得小孩子那么小根本用不着学习。
不过优势是优势,但是短期优势能否转变成长期优势,还要看各个孩子的天赋,以及后续父母能否持续保持鸡血节奏,我们这种外地人就先顺其自然吧,毕竟不能为了鸡娃不要工作了,经济压力在那摆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