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起来4点起来了,翻开手机
在简书里,有个小伙伴给我留言,说“终于”找到同类了,“同类”?我是那一类?带着这个好奇,进入了她的主页,并且阅读了他的文章。
从文章里,我能感受到这个小女孩是非常上进的,对自己的成长有着清新明确的规划,并且以打卡的方式来记录着自己强有力的执行力,这确实是一种了不起的正能量。
但于此同时我略感忧伤,我现在还不知道如何去用言语描述这种感觉。她经常会在文字中会提到自己的目标,比如今年每个月挣多少钱,实现多少收益,突破多少,甚至什么时间考研读博,什么时间节点喜提奔驰等物质计划。
每次看到这种个人成长计划,我不由得头皮发麻,也许是我带有偏见。我还没具体拆解我这样认知底层思考模型是怎样来的。
很早就自带批判意识,虽然不系统,只是一些零散的思考,但这种排斥的感觉常常涌上心头。
有人说这个社会的情绪摇摆不定,每个人都过分强调自我。是的,我们也一股脑在盲从跟风。从短视频,直播的内容,相信你能窥探到一二。
消费主义鼓励你购买,鼓励个人成长,商人们希望操纵大众,不断创造各种事件。
所有的人都心神不定,我们的社会基本被大量娱乐的碎片化信息、技术、消费所充斥所驱动。
看看抖音断视频,王者农药,朋友圈占据着我们这一代人多少时间比,就能知道这个社会价值观取向必然浅薄乏味。
技术升级也好,消费升级也罢,它们都天然排斥更多可能性,所有美好的迟缓的东西都被慢慢过滤掉了,快节奏的深圳,我时刻都在亲身体验着科技信息带来讯息变化,你听,它们还在强调着“我要,我现在马上立刻就要”“买它”这种瞬时快感。
所有人都在证明自己,通过消费和购买证明我跟别人不一样,但这个自我,他缺乏丰富的系统构成,缺乏对绵长历史的比较,这个自我单薄、脆弱,经常受伤,被击败也是常事。
即使我有意避开被这样的价值观操作,但是时不时陷入这样的陷阱,虽然我没去规划自己一个月必须挣多少钱,但是我心里还是暗自说要读多少本书。
我为什么设置的是20本,为什么不是10本,或者1本,我很少去询问目的,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些书要带我走向哪里。
当你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发现又回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三段式。
溯本求源是及其重要的,回到开始说的,一个月挣十万也好,一年读一百本书也罢,即使这个世界再如何不能理解,再如何荒唐,我们的内心都有一个渴望,就是让自己活得幸福。
“幸福”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常常试着去拆解“幸福”的构成单位,以便获得可执行的方法论,好在这个摇摆不定的社会中,抓住一些不变的东西,不在其中迷失。
叔本华有个一个让我咂舌的观点,他说获取幸福方法,不是去获得快乐,而是避免痛苦。居然不是去获取快乐!这个观点颠覆了这个社会体系给我们带来的认知,想想这个浅显而简单的账很容易算清楚,因为快乐几乎都是短暂即时的,而痛苦常常是长久的持续。
然而,所有人都在寻找刺激,寻找快乐,在这条远离幸福的路上带来了多少持续的痛苦。得到有个老师说,得到幸福轻松容易,获得痛苦非常难,也就是这个道理。
谈到幸福这个话题,既然如果快乐不是目的,避开痛苦才是彼岸,那长期来看,在目前主流价值观中,这样生活几乎是乏味的,甚至是不可取的,如何在没有痛苦的人生中获得满足感,这里说的不是获取“快乐”,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会发现在主流意社会价值观中,似乎你想到的一切认为行之有效的走向幸福的方法,都可能是在远离幸福,甚至带了的更多是痛苦,构建我们价值观的底层基石可能就不正确,好比基因就不具备幸福的能力,但是好处是我们的基石是如此的单薄,只要觉醒,随时都可以重建(这里先打住,顺着这个思路,我有可能要拆解重建的方法论了,可能没完没了的废话)。
对金钱和物质的渴望是与生俱来,似乎这种偏执的狂热老早就被贴上不祥的标签,但在我们的社会却成了主流,甚至是唯一的价值取向,即使可能“觉醒”,也会被“我还不是为了你吗”“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吗”“我还不是为了孩子吗”这些万能句式让人们在偏执和迷失寻找到慰藉和安心。
那些看起来有理有据的目标,比如一年挣一百万,真的就正的满足了吗?
物质永远无法填满匮乏的内心,这个单薄脆弱的价值观处处都不堪一击,当然物质匮乏也不堪一击,但是谁真的物质匮乏了,匮乏的一直是这个时代单一的价值观,匮乏一直都是自我内心。
我是一个方法论的拥簇者,这个世界有问题,就应该有药,哪怕是安慰剂。
那我们该这么做呢!跑题了,我是哪一类?今天不说了,天亮了,下次来虾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