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有一个微博热搜很有趣:朋友圈是压抑自己吗?
问题一出,微博网友们纷纷使出了洪荒之力,短时间内便贡献出了2亿的阅读量和10万+的讨论量。
其中,只有12%的网友会认为“朋友圈只是一个展示心情的平台,完全不会压抑到自己”。
正相反,剩余88%的网友们都会直接承认:微信朋友圈俨然成为了一个基于现实社会关系的网络社交圈。很多人已经不想、不愿、甚至不敢发表太多自己的内心想法以及真实状态。
01
游走于网络社交圈的精分群体
继“隐形贫困人口”后,90后年轻人又有了一个可以自嘲的角色——精分群体。
他们在网络社交圈上的状态宛若大型精分现场:QQ空间停止更新,朋友圈积极向上的五好青年,微博里的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经典的精分现场:
朋友圈:今天天气真好,嘤嘤嘤。
微博:太阳这么大,搞什么?
朋友圈: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鸭。
微博:我今天丧得什么都不想做。
朋友圈:三天没发一条朋友圈。
微博:三小时转发了18条抽奖。
朋友圈:岁月静好,不负人生。
微博:这什么鬼人生。
是不是回想到了你的身影?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渐渐明白了:我们花费时间苦心经营的朋友圈,也只不过是一场自我表演。
02
朋友圈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橱窗
近日,蔡康永老师接受采访时说:朋友圈其实是压抑自己给别人看的橱窗。
但我更认同“朋友圈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橱窗”这个观点.
不能否认的是,微信朋友圈里的我们都在上演着一场戏剧表演。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这本书写到: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都会竭尽全力地进行表演。
无可厚非,在朋友圈这个大舞台里,我们是表演者的身份,或多或少的微信好友便成为了我们的第一观众。
开心时,恨不得用上几十个语气词表达激动心情;伤心时,精心敲下的文字被悲伤情绪溢满,强烈而又真挚......
然后每隔一分钟就会刷新朋友圈动态,心里很不是滋味:怎么还没有人点赞?怎么还没有人评论?文案没有吸引力?照片不好看?
你看,在有意或无意的表演中,我们都希望给观众制造一个“我是谁”的印象,这终究是一个理想化的表演。
03
过度依赖别人给予的认同感
说起理想化,就不能不谈朋友圈带来的认同感和优越感。
可以很肯定的一点,朋友圈满足了人们作为群居动物获得认同感和优越感的需要。久而久之,我们已经形成在朋友圈展示完美的自己,来索取别人认同的习惯。
我们知道,很多人在朋友圈里的形象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大学室友R在朋友圈勾画的形象很完美,让我心生敬佩。她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需要“谋划”的。
作为二次元动漫狂热爱好者的她,有一群爱约拍的朋友。每周,她都会在寝室提前订好“约拍”排期表,时间一到,就会穿上精致的COS服装,拍完校园每个角落,无论“风吹雨打”。
让我产生敬佩的不仅是她坚持约拍的毅力,还有她熬夜P图的毅力。
每天晚上,都会看到她沉在书桌前,与PS软件作斗争的身影。黄天不负有心人,她精修的图片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赞同,但几乎不是她本人了。
与此同时,她也会让我们给她点赞。她说:“得到点赞与评论是我的快乐源泉。”
其实,我还蛮认同蔡康永老师在采访中说的:“我们随便问一个女生,她应该宁愿花一个小时修好一张照片,然后放到朋友圈,而不会花一个小时跟自己的内心对话。”
我们好像太忙了,忙于工作、忙于生活、也忙于塑造自己完美的形象去获得别人的认可与赞美。
殊不知,自己内心的富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