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觉得刘润老师可以开门写作课,
自2018年下半年我和另一位同事加入润米开始深耕公众号以来,在红利期枯竭的后时代,我们从10万粉丝一路强攻到现在100万粉丝。
仅仅2年半时间…
这种有结果的方法论,又是2018年以后做起来的大号,行业里面怕是也不多,因为行业大趋势关注焦点已经转向了视频号和抖音培训,关于公众号的心法传递越来越少…
最初我们2个人每天日更写了半年,再后来变成3个人,现在团队也不过3个半人..
在这个过程之中确实沉淀下来很多写作心法,也连续几周篇篇10w+,到最后10w+对我彻底失去了吸引力...
也托刘润老师的福,最初有机会向很多厉害的前辈学习,吴晓波频道、秦朔、十点读书、丁香医生、卢俊、插座学院、Spenser...
有免费的有付费的,为了学习几万元下去,也再所不惜...
每一位前辈的指点,都在我们的实践之下,慢慢萃取沉淀出我们的独家方法论。
我想一点点记录下来。有缘分享之。
写今天这篇《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文章的时候。
为了找一张图,花了快30分钟。
什么图呢?
一个在抖音上刷到的视频图。
狮子叼着小狮子。正面角度,负面角度。
为什么一定要找到这张图?
因为图像视觉的冲击力,本身就是传播要素之一。
手上已经有张截图的低分辨率的图片了,直接用,也可以佐证观点。
不行吗?
不行。
因为刘润老师的读者都是高质量用户。
低品质的图片,会拉底整篇文章的调性。
在网络上找到图片了,直接上传不行吗?
不行。
找到图片,还要溯源确定摄影师出处。
标注摄影作者,哪怕作者是外国人。
这是对于作品和作者的尊重,亦是欣赏。
2张图一前一后放,简单点,不可以吗?
不可以,冲击力会大大减弱。
需要用PS把2张图拼接到一起,形成对比夹击合力。
为什么封面一直用这只猫咪?
因为,我喜欢猫咪。它叫小葡萄。
好吧,这是表象。
背后的本质其实是3B原则。
什么是3B原则?
beauty:美女。
beast:动物。
baby:婴儿。
通称"3B"原则。
这是源自人性深处的喜爱,基因之中写好的执行程序。
很难违背。
也最容易赢得人们下意识的注意和欢喜。
尤其是大城市孤独的灵魂。
渴望灵魂的慰藉和可爱动物的治愈、陪伴与不离不弃。
那,你又为什么很少用形容词、副词?
因为使用动词,更有力量感、穿透力。
就像同样握着一柄刻刀,但后者更能在人们心中刻下更深刻的划痕,在脑海中留下更长久的记忆。
刘润老师告诉我们,整理文字的时候,要有一个心法,就是假设文字对面坐着马云,给他讲故事。
这时,你会问自己,我对我讲的东西,理解得透吗?
马云会不会听一句,转身就走?
以及,我这是在讲故事,还是写本书,让马云自己读?
我们是在讲,不是他自己读。
那就要一直抓着读下去的思绪,不能断。
不能变成ppt整理文稿。
初心想着为读者创造价值,不刻意去追求阅读量,不刻意去追求粉丝,不刻意去打造标题。
"无欲无求",价值为王,关注自然就来了。
读者也会变成粉丝奖励你。
1)心中装着读者。为读者创造价值了吗?要谦逊,温柔且坚定。
2)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为阅读量去标题党了吗?
3)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情绪而刻意去迎合读者情绪了吗?
4)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蹭热点而去蹭热点了吗?
5)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同学们知识含量和收获大吗?文章生命力长吗?
6)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感受到谦逊,温和坚定,严谨吗?
7)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是老师说的风格吗?
8)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数据有证伪和复核吗?
真实自有千钧之力。
刘润老师説:
韩寒以前写过一遍文章,叫做《我也曾经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
韩寒觉得自己打台球不错。于是有一次和世界冠军(九球天后潘晓婷)打球。
他本来以为虽然实力有差距,但还是有一线机会的。
但是,韩寒开了球之后,潘晓婷就一路打到全部进洞。
输的人开球。韩寒再开球,然后潘晓婷再一路打到全部进洞。韩寒再开球。
最后,整个晚上韩寒只在做一件事情:开球。
这就是民间力量,对专业力量的无知。
每个行业里,真正专业的力量,是外行无法理解的。
在校运会上卖过零食的,总觉得自己洞察零售;
有一两个拿手菜的,总觉得自己可以开餐厅;看到别人做自媒体,觉得写字这谁不会。
每件事,都可以做到极致。极致的力量,你难以想象。
傅师傅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任何一件事做到极致,即便是“吃”这件事,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但前提是,你对“极致”这个词,不要有误解。
极致是99分,顶尖高手是90分,优秀大概80分。
但是大部分人,误以为10分就是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