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是什么?
从生理上来讲,是一年一年生日过去,无法返回的单行线。
从心理上来讲,是逐渐脱离原生家庭,从大学校园到工作岗位,不知不觉的改变——你会碰到更多的事情遇见更多的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跟父母不再相似的价值观;到后来结婚组件新家庭,第一次需要跟另一个人那么紧密的接触和磨合,因为生活和利益的密不可分而必须要相互协调,有坚持有妥协,最终趋向统一。
这每一步的过程,都是长大。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很难用阶段化的视角清晰观察到的。比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不再对我设置某些信息的屏障,不再把他们认为“可能会吓到孩子”的、那些直白到近乎残酷的生活真相,小心的遮挡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举个具体的例子吧,比如关于“金钱”。小时候我很少听父母提及生活的不易——那时候他们一个月才挣40来块钱,但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抱怨过买不起东西、什么太贵了(当然可能也是我被洗脑洗的比较好,基本不会与别人攀比提什么超出需要的物质要求)。好像是在我上大学后,假期回家,父母会偶尔说到——既不是专门设计、也不会刻意回避——家里的实际收入和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
现在想来,对我来说,这可能是更需要去适应的、让我感觉最直接的“长大”:并非我自己的意愿,有点被冲击的发蒙,甚至还有点不愿接受的抵触——不是不想面对,而是……真的很不习惯。不习惯我不再被他们小心翼翼的呵护在羽翼下,不习惯走出他们曾经用心为我营造的温暖美好但不真实的“拟环境”。
并不是我不能面对真实的世界。事实上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我对真实的世界不仅有认识有了解,甚至有经验有心得。可是每次回到父母跟前,我还是会不由自主的退回到小孩子的状态——这是我和他们相处时最熟悉最亲切的模式。
可是在那些我不在他们身边的日子,他们不再能和以前一样一天天参与我的逐渐改变,相隔多时后回到他们面前的孩子已经和从前很不一样了,他们就默认这个“看起来成熟好多”(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的成年人,已经自然而然的实现了“不再需要被屏蔽的保护”的成长。
所以,当父母把我当做一个成年人去面对,而我还认为“在他们面前依然可以是小孩子”的时候,现实的状况就和内在的期待产生了落差。
这种“长大”带着一丝“被迫”的味道。虽然他们对我的爱从来都没有变,但在提供信息、进行交流的时候,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被他们时刻小心翼翼的呵护着的对象了。甚至,他们开始遇事征求我的意见、请求我的帮助——那一刻,我开始感觉到,父母已经逐渐把家庭支柱的重心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他们开始依赖我。他们——老了。
说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我总想回到他们身边再去做个小孩子呢?不是因为贪恋他们的宠爱和呵护,我内心抵触和对抗的,是要去面对“我长大了,就意味着父母老了”这个事实。这是一个孩子对父母最自然的眷恋的表达——我想用自己的抵触去帮他们留住最好的年华,似乎只要我不承认自己长大了,他们就可以永远不会老去。这种孩子气的期待,当然不理智,但很真实。
可这偏偏是任何人都无力左右的。一代又一代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我带着这样的期待,尝试过自欺欺人的“努力”,却发现还是无法对抗生命的规律,只能被迫的必须接受——这才是真正的“长大”。
就好像自然界有一些生物,像是蛇和蝉,它们每过一个阶段就要蜕去一层身体的外壳,因为不能随着内在长大的表皮无法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必定要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实现另一个阶段的重生。这个过程一定不舒适,却是成长的必须。
如果必然要经历艰辛的痛,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在经历过之后,给自己的心灵一些安抚来帮助自己更好的接受。
现在的我,也和当年我的父母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保护我的孩子,让他能够晚一点、再晚一点,再去面对生活残酷的真相;即使有时也会纠结,怕他有一天要面对那个真实的世界时没有足够的经验,但我还是不愿意,不愿意把他一把推到真实的世界面前,让小小的他直接去经历那些必然不愉快的风霜雨雪。我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是给他创造了一个相对单纯美好的“拟环境”,但这也是我能够给到他的、我自认为最好的了。
所以你看,所谓“长大”,其实是在对抗自然规律,有时候被保护的对象也想要挣脱。可是当他真正走出这个“拟环境”、看见世界真实的样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后悔、不会怀念、甚至希望再重新回到一无所知的小孩子的状态呢?
可惜,“长大”是条单行线,当初的那个小孩子,永远回不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