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统编教材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读书策略单元等新的教学版块体现了语文教学对阅读的重视。近几年,很多学校和老师对整本书阅读也都进行了专题的研究。基于三年来的实验探索,我来谈谈对整本书阅读的几点思考。
一、要关注的最关键点是兴趣。
整本书阅读教学应该始于兴趣,终于兴趣。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考虑学生的情绪情感,都要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唤起学生表达的冲动,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为目标的。所以首先在推荐书目前,应摸清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从而找准他们的兴趣点,关注点和情感触发点,设计好阅读推荐课。以此为引子,让他们对要阅读的书产生好奇心,有阅读的欲望。然后,在阅读指导课以及分享交流和各类阅读活动的设计也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保持阅读热情,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要布置过于繁琐的摘录,写读书笔记等作业,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削弱他们的兴趣。但没有任务又容易陷入浅表阅读的误区。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布置一些适合他们能力的任务。比如:低年级可以在书上划出喜欢的词语,发现的新鲜词句,或自己感兴趣东西,可以给同伴或家长讲讲好玩的故事,可以用笔画画故事中的人物。阅读智慧单、人物单、故事单也可以用图画的形式完成。中年级,可以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自己如果是其中的某个人,你会怎么办?你想穿上什么衣服,可以给自己设计人物造型。可以写一写你想给主人公说的悄悄话。高年级可以画画文中人物关系图,你想怎样改编故事结局?做一期宣传海报,或表演话剧等等。任务的形式丰富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和爱好兴趣设计。还可以因人而异,给学生一些选择的权利,这样他们在完成任务时会更加主动。
二、上好三种类型的阅读课
整本书阅读的主阵地在家里,在课外。但是,课内必须要进行指导,那么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重点上好三种类型的课。
1、阅读指导课
阅读指导课包括作品的推荐,作者的相关情况,文体阅读的重点和特点,阅读方法的指导,整体内容的初步感知,重点章节的了解,阅读方案的制定,阅读任务的明确。
2、阅读推进课
推进课要按照阅读方案分阶段进行,及时把握学生阅读情况,交流阅读的阶段性成果,深化阅读策略方法的使用和掌握,修正阅读的方案,提出新的阅读目标任务,推动阅读的深入进行。高年级可能在一本书阅读过程中就要进行2—3次,低年级的推进课也许是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的联结指导。进行推进课教学除了在阅读方法指导,内容跟进和效果反馈的基础上更是为了不断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3、分享交流课
交流分享课有阶段性分享和终结性分享,主要以读书会的形式呈现。分享的形式要灵活,学生可以单独展示阅读成果,也可以小组合作展示。可以是朗诵、表演,也可以讲述、辩论、知识问答,还可以进行插图展、各类形式的阅读单交流展览。
三、正确理解深度阅读。
我们在对学生阅读指导时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我对话,能够深入阅读,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字感知和理解能力,达到深度阅读。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阅读中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从而体会到作者的心路历程,通过文本阅读理解其思想内涵。
2、要有自己的个性感受。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培养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生活实践提出自己的阅读问题,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这样的深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我们应该提倡和下大力气重点实践的。
四、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在学生整本书阅读中的角色,做好学生阅读的引领者、陪读者、倾听者和合作者。
首先,老师要提前细读作品,从普通读者和儿童视角以及教师身份三种角度对这本书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做好学生阅读的引领者,指导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从人文素养、阅读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发和影响。
其次,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陪伴、倾听和合作,适时的交流讨论可以增强孩子的兴趣;恰当的鼓励和肯定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认真的倾听可以让孩子觉得老师和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时,老师的合作和帮助能确得学生的信任。
这四种角色的不断转换让老师和学生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紧密连接,深度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语文的实践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把阅读、体验、实践和表达融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这不仅是语文学习,更是人生的实践,通过整本书阅读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思想的得到启迪,情感受到熏陶,素养得到提升,真正成为一个独特的,健康的,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