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湖涵碧(原创)
女儿九月份再开学就要升入三年级了,暑假伊始,老师就给了温馨提示。关于数学科目,老师说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暑假里多练练口算。基础好点的孩子,暑假里多练习一些思维题。还有三年级新增了一门英语,孩子在暑假可以提前预习。
老师还说三年级是个分水岭,科目增多,难度增大,对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提前给孩子做好准备,让孩子顺利进入状态。
老师的这番善意提醒,让我倍感压力。本以为孩子放暑假,打仗般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我也可以好好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等开学再精力饱满地进入备战状态,结果美梦化为泡影了。
想想孩子上一二年级,家里已经鸡飞狗跳了。很难想象孩子上了三年级之后,家里会是怎样一番水深火热的景象。
带着焦虑,带着疑问,我开始思索怎么入手?刚开始一点头绪都没有,后来有一天坐在书桌旁边发呆的时候,忽然又看到了那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
这是很久之前买的书,初看的时候没看懂,就闲置在一边了。现在看到书的封面上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句话,我忽然就像找到了救星一样。
再拿起这本书,带着目的去寻找答案,效果果然是不一样的。以前看这本书的时候,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书里的内容让我感觉在现实生活中无从下手。
现在再看这本书,里面提供的那些可操作性的方法,让我欣喜不已。尤其是对孩子思维启迪方面,我觉得本书的作者就像是一个宝藏老师。再笨的孩子,经过他的调教,都能变成最美的天使。
作者在书中,给孩子们一个解题圣经,这个圣经并不神秘。它向孩子们精确细致地展示了解题的步骤,以及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本意是,期望孩子们个个成为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而并非是成为会解题,能拿高分的好学生。
看了这份解题圣经,你就明白我说的是怎么回事了。圣经原文如下:
“解决问题的步骤:
步骤一
理解题目(把铅笔放下)
搜集相关资料
步骤二
选择合适的策略
(1)付诸行动
(2)选择运算方式
(3)画图
(4)先猜测再检查
(5)找出模式
(6)制作图表或表格
(7)逻辑推理
(8)逆推
步骤三
解题(拿起铅笔)
步骤四
分析
我的答案合理吗”
想想我们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教了好几遍,孩子还是不理解的时候,我们总会大声嚷嚷你动动脑筋呀。但是怎么动脑筋,借助什么样的方法,我们却从来没有告诉孩子,所以才会导致我们很急躁,而孩子茫然无措。
看到这里,我很想知道孩子过去的两年里学习快乐吗?她说还算快乐吧。我心里有些安慰,又有些羞愧。
其实过去的两年里,我也并未给孩子提供到很多切实有效的帮助,大多时候是她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幸好孩子没有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自我感觉良好。
但是她也并没有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东西,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相似度高,稍作变化的题,她会误以为是一样的,用同样的方法来解题。这样被动思考,怎么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呢?
书中,作者也给出了一些思维题的解题例子,让人看了深受启发。比如题目1:莫伊斯看见一群鸟。其中一半是鹦鹉,1/4是老鹰,其余的是鹅。一共有3只鹅,请问这群鸟当中有多少只老鹰?
对于这道题,让孩子先找出关键词,然后使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表示一群鸟的数量,将正方形的两条对边中点连线,上面一半表示鹦鹉的数量。下面的一半再分出1/2,告诉孩子这部分就是1/4,剩下的那部分也是1/4,剩下的那部分也是3只鹅的数量。
做完这道题,孩子会理解几分之几的概念,并且会渐渐明白几分之几跟数量的对应关系,将来她也会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应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比如题目2:在霍伯特小小莎士比亚数学竞赛中,每个学生要做20个题目。每答对一题可得5分,每答错一题倒扣2分,伊莲娜拿到72分。请问她总共答对了几题?
还是同样的,先让孩子找出关键词。然后让孩子找出合适的策略来解题。这道题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用猜测的方法可能会更好一点。假设一开始猜测10,10和5相乘等于50,这分数远远不够,让孩子2个2个的往上加,会猜出60、 70、80。当猜到答对的题有16个时,孩子会很轻易地计算出答错的题有4道,4和2相乘等于8,那么80-8=72刚好符合。那么正确答案就猜出来了。
经过这样的思维练习,我想孩子解题的积极性会更高。她会慢慢成长为一个真正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如果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人陪我做这样的思维练习,我想我也不会在成为成年人之后依然这么愚笨。
愿那些陪伴孩子学习时总忍不住怒吼的父母们,能真正意识到动脑筋是有方法和策略的。不要总是干吼动脑筋、动脑筋、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