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剧透)
跟小伙伴们闲聊时,有时会讨论这几个问题:“你最喜欢哪部国产电影?”“你最难忘的电影场景是什么?”也看过一些电影,也有不少喜欢的国产电影,但是每次听到类似的问题,脑子里总不由自主地蹦出来《李米的猜想》里李米追着方文从天桥上走下来,边抹眼泪边背信的场景。
那个长镜头太过难忘也太过震撼,以至于,好多次走在北京的过街天桥上,我耳边似乎都会响起周迅那歇斯底里又绝望的声音,那种豁出去一切、不管不顾的劲头,是中国电影里少见的烈女子模样。
去年的《烈日灼心》,我们能从辛小丰身上看到李米的影子,高度紧绷,焦灼而神经质,体内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他沉默着,终究会在某一个时刻爆发,这种角色危险又迷人。
第一次看到曹保平导演新片《追凶者也》这个片名的时候,我脑中立刻浮现出来一个李米式的人物,怀着压抑的愤怒,和绝不回头的倔强,在追凶之路上狂奔。
然而,谁曾想,《追凶者也》居然是个喜剧片……有摇滚式的黑色幽默,还有点戏谑和癫狂。故事被分为五段,由一起凶杀案展开,结构类似于《心迷宫》,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一个悬念套着一层悬念,死者是谁?凶手是谁?为什么杀人?什么恩怨?……案件真相一层层被剥开。影片的第一段,为了铺垫剧情而略显冗长,需要耐着性子怀着对导演的信任才能看下去,到了中段,真凶被揭示,悬念感陡然减弱,观感也下降不少,最后一段杀人案背后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引发最后的高潮。
这肯定是一部好电影,但看完了也并没有惊叹感,没有奇观犯罪,结构上的悬念感也没那么勾人,但意外而至的笑点却是最大的惊喜,因此,承担了所有笑点的张译在整部电影中最有趣最亮眼。
张译没有出场的前两个段落显得有点寡淡,刘烨的表演有些呆楞,总觉得这位火华社长在社交网络上解放了天性之后,反倒在表演上少了灵性,他总能把不同的角色演出雷同性,不过刘烨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上海电影节影帝,所以,他的表现各位自己评断吧。
另一位小哥段博文早年是小鲜肉出道,他在青春片鼻祖《十三棵泡桐》里的表现惊艳到至今难忘,在《追凶者也》里,他是个愣头青混混,有点生猛和傻气,除了混不吝的气质和带酒窝的魅惑笑容之外,这个角色本身也没有太抢眼的地方。
在影片中,张译出演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五星杀手”,本是个夜总会的小管事,为发一笔横财,接下了杀人的大单。这个名为“小凤”的杀手简直全身槽点,张译简直全身是戏。这个杀手,不仅是个近视眼,而且身手也不灵光,智商也不在线,明明看过无数次照片却根本认不准要杀的人,生生错杀了路人,整部电影就是一曲面盲症患者的悲歌,也为众人敲响了警钟: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要想当杀手,请先提高自身素质!
在看《心迷宫》时,因为剧情的错位和人物行为的错位,观众时常会被逗乐,那种影院的欢笑绝不亚于《煎饼侠》那种纯喜剧电影,而且,这种笑点不是刻意设计的段子,不是费劲心机的抖包袱,而是与故事一体的、相融合的,在《追凶者也》里,这种浑然天成的笑料被做到更极致,在杀手小凤身上更做了不少刻意的喜剧性设计。比如,那场张译与段博文在船上搏斗的戏,动作设计得便有些卡通化、夸张化,打着打着,张译的脑袋被打到护栏外面了,再打着打着,张译又被打成了罗圈腿,一个被活活惨虐的坏人,真是又可恨又可怜又可笑,想来想去,也只有张译这样的演员才能演出这个角色的喜剧性,不仅不让人讨厌,到最后反倒为他担忧起来,觉得:嘿,这哥们又笨又惨,要不老天可怜可怜他让他做成一点事吧!
这部电影是一曲面盲症患者的悲歌,也是一部劝善从良的警示录,违法犯罪这件事,不仅靠胆量,更多的是依靠智商,人要是自身能力不足,就千万别去冒险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