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说,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要活出自己。
但真能这样吗?
人,是群居动物,就不得不与别人相处。
每个人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你用自己的标准评判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用他的标准评判你。
别人给你的笑脸,是只存在于脸上,还是发自内心的笑,都在于他对你的印象。
当你的形象,在周围人心中一塌糊涂时,你还能活出自己吗?
到那个时候,恐怕你就真是孤家寡人了。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得讲方法,也得讲心。
小编讲两个故事,都是发生在现实中的事,故事的两个男主人公小军和小林,都是小编堂弟的小学同学,他们跟小编也是同一个村的。小军和小林家的情况,有一些相似,都是母亲看着身体很好,却在盛年因病去世,父亲身体条件一般,却还活的很好。
小军(男)和小梅(女)是一对夫妻,两人的孩子已经六岁了(按2019年算),但小梅在村里的名声,真不怎么样。
小军和小梅,都在广东惠州的一个鞋厂打工,两人的工资由小梅掌管。两人在公司的饭卡,由小梅充值,小梅每月给小军500元的生活费。
小军母亲没去世时,小梅每年给娘家寄8000元左右,小军母亲帮忙带孩子,夫妻俩没寄过一分钱给小军父母,除非孩子生病了找他们要,他们才寄点钱回家。小军母亲去世后,由于小军父亲身体不行,孩子就交给小梅的母亲帮忙带,小梅每年给她母亲20000元左右,几乎不给她公公寄钱。
小军的母亲已经因病去世,满周年时,小军给父亲寄了600元,那也是夫妻俩在小军母亲去世后唯一一次寄钱。
小军数次提起给父亲寄点钱,换来的都只是一顿骂。
有段时间,小梅辞职回家,跟公公在老家生活,孩子也还是放在娘家,没有接来一起生活。她从来不做饭,全是由公公做给她吃,更别提去别人家帮忙了。
在农村,一般结婚、孩子满月,都会办酒,亲戚朋友都会去送点礼钱,多少由两家的关系决定。像小编这样的年青人,都是长年在外,周围邻居都只知道我们的小名,身份证上的名字,真没多少人知道。所以,我们去挂礼钱,都是记父母的名字。但小梅每次去送礼,都是记她自己的名字。记你的名字没有错,但你一个外乡人嫁过来,又长年在外打工,别说在夫家,就算在娘家,看着你的大名,有几个人知道?不知道你是谁家的,只当你丈夫家里没有来人,对他们家的事根本不关心,看到你其他人了,也当你们家只吃饭不送礼。
小军每月的收入六千左右,小梅每月四千,夫妻俩一万左右的月收入,没买房也没买车,生活压力应该不大。两人一年十二万左右,给小梅娘家每年两万左右,小军每年一万一的生活费,还剩下差不多九万。小军的母亲去世三年了,去世前治病欠了五万多元的账,按理说应该还清了。但奇怪的是,三年过去了,只还了不到两万,还剩三万多没还。
久而久之,她在周围邻居口中的名声,越来越差,别人一说起那话家的媳妇,都只是摇头,然后说一句:“那谁的儿媳妇,真不怎么样。”
小林(男)和小菊(女)是一对夫妻,两人结婚五年了,由于小菊身体的原因,两人一直没有孩子。小菊在医院治病的钱都上万了,但她的肚子,还是没有动静。
小林和小菊,也是长年在外打工,小菊对于娘家和夫家,虽说不能做到绝对的一碗水端平,但也绝不会亏到那一家。除非情况特殊,一般情况下,给娘家寄多少钱,就会给公公寄多少钱。
小林的父亲在老家,由于身体的原因,没种地也没养猪,只种了点小菜供自己吃。每年儿子儿媳给他的钱,完全够他轻松的养老。不像小军的父亲,需要靠收破烂挣钱。
过年回老家,小菊都是主动做饭,绝不会让公公做饭给她吃。
周围有邻居需要帮忙,只要请到了,她绝不会推辞。
久而久之,她在周围邻居心目中的形象,也就很不错了。
在中国古代有句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按常理,大家对小菊生不了孩子,应该会指指点点。但相反的是,小菊在邻居心中的名声,却是出奇的好。
别人一提起,都说:“那谁的儿媳妇,是个很不错的女人。”
小梅和小菊,同样是女人,年纪也差不多,一个名声很差,一个名声很好。与她们平时的为人处事,有很大关系。
就她俩的名声,如果遇到事,请周围邻居帮忙,她们俩,谁更容易请到人?
当今社会,很多人说,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但他们又喜欢去批判别人,不可谓不自相矛盾。
人活在世上,有些时候,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
但有些时候,你必须要在乎别人的眼光。
因为,你是人。
人,就要有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