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两个都很喜欢亚洲店卖的一种速冻的印度烙饼,简单煎一下可以冒充家常手艺百吃不厌的那种。Mike 突发奇想,“如果我们知道了配方的话,把所有的配料混在一起,露营的时候自己加水,混合起来再一煎岂不是省事又美味”
我无语了几秒钟,然后幽幽地说,味道肯定不一样。他却并不认可,说如果所有的配料比例都一样,味道也会一样。想起了在他妈妈的葬礼上,最后一道甜点是餐馆按照她妈妈的secret recipe(秘密配方)烘制的布朗尼。 然后很多兄弟姐妹都说吃起来的确是妈妈的味道。似乎在他们的意识中,只要配方对了,味道肯定就是一样的,做饭就像科学实验一样,具有可重复性。所以西式的厨具里才会有各种尺寸的量具量杯,还有带电子秤的小案板等等。《老友记》里有个桥段便是莫妮卡想要得到菲比奶奶的cookie的秘密配方。似乎有了配方也就有了美味。
在我看来,还有个重要因素被大大忽视了,至少对于东方的饮食文化而言。喜欢山西面食的我,自小便有这样的体会,同样是白面,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过程就能做出不一样的味道来;而加工的过程总是和人有关的!(如果谁说机器压面和手擀面味道一样,那是从来没吃过真正的手擀面!)
人这个因素,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先从一个简单的米饭实验说起。同一锅米饭,分别放在三个容器中密封好,一个上面贴着“爱”的标签,另一个上面贴着“恨”“蠢”等标签,第三个则什么都没有,完全被忽视。实验者每天分别对两个个米饭样本说同样时长的话,或爱或恨与贬低,第三个则完全被忽视。在两周之后(或者更长时间),观察结果令人意外,最糟糕的其实是那个被忽视的米饭样本。第三瓶完全变成了黑色的,散发着异样的味道,第二瓶开始长霉点了,第一瓶几乎没有腐败的痕迹,如果时间再长点的话,还可能出现发酵的现象,散发出好闻的味道。最糟糕的是被忽视,没有人的关注。不禁让人心疼的联想到儿童的早期问题行为,很多问题行为最初的产生其实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所以孩子情愿用错误行为来换来父母的关注。(这类实验来自于《水知道答案》的作者Dr. Emoto,虽然网上有文章说这是伪科学,但是在youtube上面,有很多人上传了自己的实验结果,米饭变化的结果或程度因人而异,但是结论都是一样的,被忽视的米饭样本呈现最糟糕的结果。)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也是对段首问题的另一个回答。罗伯特 罗森塔尔的试验证明,现实可以受到人的期望的影响,结果取决于给予个体的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期望。
人这个因素,在教育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有太多理论性文章回到这个问题了,这里不说理论,只说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这是我的一个做初中老师的大学同学发给我的信息:
“这个学期我把鼓励、沟通的方法用到了工作中,你知道吗?有一个从来任何科目没有考过及格的孩子,地理考了63分,而且上课超级积极,班主任说:你真神!还有初二有几个孩子和他们沟通的结果也很好,原来上课睡觉的孩子考了91份,班级整体均分87,60个人,90分以上的37个”(每次看到这条信息,都会有种感动涌过,这就是教育的意义,至少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是这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教学风格并没有发生很大的转变,明显变化的是她和孩子们沟通的方式。到底什么地方不同,或许是孩子们觉得被倾听了,被认真的对待了,被认真地作为一个人对待了,而不是一个必须学习某些知识的某某;或许是某个被压抑的部分被释放了,疏通了……
当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当知识的定义转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有些“知识”可以轻易地从网络上获取的时候,给老师剩下了什么?给教育剩下了什么?给学校剩下了什么?
最核心的最美好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