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谈谈暗恋这件小事,缘起于我在厕所看见的一篇文章,文章里的主人公花了六年的时间专注暗恋一位男生。逃不开大多令人悲伤地故事,她在文章中是这样总结那六年:后来,我们不算失散,只是再也没有心底真正的重逢。
六年,六年啊,多么意志坚定的小女生,只差一剂勇气。
暗恋会不会是大多数人生命中必经的“劫难”?这样说是因为它的到来使我们变得小心翼翼,变得六神无主,变得不知所措,就像是你走在路上毫无防备就遇上了倾盆大雨,无处可躲。我也曾暗恋,那是我很久都不愿向他人承认的事实,直到后来我发现暗恋不过是一件小事,没什么不好意思,更没什么好丢人的。只是,如果时间可以倒回,我想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处理这件小事。
我记得电影《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上映之后,微博上有一个热门,类似“永远的前/后桌”,好多人在那个话题之下讲述自己的“前后桌情缘”,我看了好多跟帖,有一种往事历历在目的感觉。我想起了我曾经把他qq备注名设为“后桌~永远”,现在的他应该是躺在我“陌生人”的分组里。
我不脱俗,所以我是真的暗恋了我的后桌,算上大一的那半年,差不多有三年半吧。高一那年,我跟他被分到了同一个班级,当时我们是按照身高来排位置,他就坐在我后边。他是一个干干净净非常腼腆害羞的一个男生。大大的眼睛,脸白得像个小白脸,烫过的头发让他看起来有点像韩剧里的男生模样,对了,他长得跟李胜基有几分相似。那时他在我眼中是非常帅的,可是大学时再看到他qq相册里的照片,一副死白的面孔,发型像极了杀马特。我在感慨物是人非的同时也藏着几分窃喜。
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开学不久的一个周五下午,我正走去坐车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丹丹”,你可能不能体会我当时的心情,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亲切的叫我的名字,乡下叫人都是用方言叫小名,同学之间相互称呼也是带着姓。我转头就看见了他。那天下午夕阳都是明媚的。从此以后我会有意无意往那条路走,为的就是能一不小心就遇上他。而我竟然从未得逞,简直了……
他喜欢听歌,耳朵里总是塞着耳机,有一天中午临近上课的时候,教室里很安静,他不自觉就哼出了声音,“忍不住想要有爱你的冲动……”全班人都忍不住看向他,带着各种意味深长的笑。那首歌是萧亚轩的《冲动》,从此以后也成了我歌单里必不可少的一首。
我喜欢下午放学后的时光,因为晚上还有课,他有时候不回家,就在教室静静的坐着,我故意早早回到教室,也那样坐着。有时候,他会让我把零食分给他吃,我觉得那个样子可爱极了。他会借我的字典带回家,第二天早上再还我,我期许着里面会不会有张小纸条或者一小行表露心扉的留言,直到翻了几遍都没有才肯死心,觉得自己看了太多偶像剧。
南方的冬天总是湿冷,透着刺骨的寒,我的同桌历经冰天雪地走进教室,坐下来之后她撒娇似的说“同桌,你快看我的手要冻僵了”,于是我双手握住她的手想让她冰冷的手暖一些。他见状也伸出了他的手说到“我的手也很冷”,我看了他一眼,有点意外又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故意不愿理会般的甩过了头。小女孩啊,不谙世事,明明内心欢心却又表面冷漠。多年后想起这一幕,我竟会觉得这是他在试探我,好像我伤到了他。
都在说我对他的喜欢,可我丝毫不确定他是什么感觉。也曾有过一些瞬间我觉得他是喜欢我的。难得有一次晚上学校停电,人群不由自主骚动起来。天降甘露般,大伙儿终于可以不上课,不读书,不写作业了,对于学业沉重的高中来说简直就是忙里偷闲的大好时机,还能点点蜡烛,多么诗情画意的夜。我在黑灯瞎火的教室里,他走在我后面,我感觉到有个身影在靠近,好像听到一句“我喜欢你”,于是我猛地一回头,他就在我后边,若无其事。所以我把刚才那一幕归因于我的感知系统产生了偏差。
后来我们分了班,从此再没交集,他也有过女朋友,我却从没放下心底的依恋。为了多看他几眼,我会每个课间都去趟洗手间,因为能经过他的窗前,我不敢明目张胆看他,只能用余光瞟他几眼,却也心满意足。傍晚我会在宿舍口走廊上望着操场,他多半会在那里看人打球,有时也会成为打球的人。我记得他的衣服大多是装柜买的,现在看来那个品牌未必很好,但我依然印象深刻,“蓝色天空”偶尔还能在唯品会上见到它的身影。
我也做过在我看来是大胆的事,有一次和一个好朋友想骑自行车,于是那天我们去了他家楼下,大叫着他的名字想找他借自行车。叫了半天终于有一个阿姨开了门,说他住楼上,但是不在家。幸好都不在家,我根本没有真的要找他借自行车,事实证明没有他的自行车我们照样能骑着自行车在街上穿梭,其实那我只是很想见到他的借口罢了。
后来听说他成绩不太好,于是去学了画画。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联系的方式,高中的故事也就停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