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误:战乱时期庞大的“需求”积累或“阻塞”,会给战后的世界带来繁荣。
(1)将需要(need)和需求(require)混为一谈
战争摧毁的东西,在战后会变为需要,但需要不等于需求。有效的需求,光有需要还不行,还需要有相当的购买力。购买力不足会导致社会创造商机的能力远逊于站前。
(2)仅从“金钱”角度去思考“购买力”
若以金钱衡量“产品”的价值,那么以钞票为行业的印钞业无疑是当今最大规模的产业。但是,印制钞票越多,单位货币的价值就越低,货币贬值将会导致物价上涨。
二战带来的“经济成果”,是战时通货膨胀造成的假象。当然,和平年代同样有繁荣的假象。
(3)战争只为那些特殊的产业带来了商机
由于房子和城市被摧毁,因此战后建筑业赢得更多业务。但需求是由其他地方转向了这些特殊的产业,比如零售业、汽车产业等,这会导致生产其他产品的人力和物力会减少。而且,消费者买房后购买其他产品的支付能力下降,这将进一步削弱其他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
战争改变了人们在战后努力的方向。
战争打破了各行各业的原有的平衡,改变了产业结构。
战争摧毁多少生产力,购买力就减弱多少。
问题根源,在于人们将“国家”抽象成一个集合思考,忘记或忽略了组成它并赋予它意义的个人。
常识:大肆破坏任何东西,都会造成净损失、不幸和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