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问禅师:"我工作很努力,但总是无法升职加薪,这是什么原因呢?"禅师不语,缓缓伸出一根手指,青年若有所思地说:"禅师指的是,凡事不能急于求成,在任何领域都要经过1万个小时的刻苦训练方能有所成就?"禅师说:"不不不,老铁,给我1万块,升职的事我可以和你领导通个气,他也经常来。"
1万小时天才理论,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在著名畅销书《异类》中,作者格拉德威尔告诉我们: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也就是说,无论天赋、无论出身,只要练习1万小时,你就能成为行业内的大师,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是不是还有点小激动?
然而,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则告诉我们: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真正有帮助的是耐心地、谦虚地保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
那么,1万小时理论是怎么来的?它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刻意练习的本质又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原则?接下来俺要放大招了,坐稳扶好!
1. 1万小时定律
格拉德威尔的1万小时定律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的十年定律,西蒙通过实验发现,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的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1976年,本书作者艾利克森参考西蒙论文的十年定律,两人在国际象棋的专业技能习得领域再次合作发表论文。1993年,艾利克森又发表了一篇论文,阐释了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成果,论文中这样写道:
到了20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与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是8000小时,而那些次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只有4000小时。
这就是被格拉德威尔引用,以演绎出1万小时定律的实验。但实际上,艾利克森的研究报告强调的仅仅是刻意练习,而非1万个小时这个魔术数字,心理学史上从来不存在一个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
那么,1万小时定律存在哪些问题呢?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比如演戏是一项技能,记忆也是一项技能,但优秀的演员专业技能习得往往是3500小时,而记忆类专家的技能习得大概只需要数百小时。
其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也取决于练习的方法。比如读书的时候有的人起早贪黑十分努力,考试成绩却不见得有多好,而有的人看似没花多少时间在学习上,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这其中缘由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学习的方法。
最后,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却也会是一大影响因子。如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指出,优秀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在125以上。同样,1997年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医生、律师、会计的智商多数位于中上水平。
所以啊,智商捉急的确是影响成功的一大关键因素,如果做同样一件事,要达到相同的效果,不同智商的人所花的时间也不一样。
2. 刻意练习
既然1万小时理论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在本书中,作者给出了答案:
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以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表现与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刻意练习。
所谓刻意练习,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但它与其他类型的有目的的练习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上存在着差别。
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也就是说,在那一行业或领域之中,已经有大神存在,他们的能力使他们与其他刚刚进入该行业或领域的菜鸟们明显地区分开来。
其次,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以帮助学生提高他的水平。导师必须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一些刻意传授给别人的有益的练习方法。
当然,仅靠上述定义是无法真正理解刻意练习的含义的,因此作者又进一步详细列举了刻意练习的其他四个特点,系统全面地阐述刻意练习的要义和精髓,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2.1 刻意练习发生在舒适区之外
记得在《自控力》中我们详细解释了一个概念——神经可塑性。它告诉我们,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根据你对它们的运用而改变。我们的大脑就像身体肌肉一样,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比如你举杠铃,一开始你只能举个50公斤,坚持10s,这是你的舒适区。而让你举60公斤坚持10s,或者50公斤举20s,你都做不到。但是你为了能够练好身材把到女神,动力十足,勤加练习。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你成功做到了,当然,也顺利把到了女神!(黄晓明正在赶来的路上...)然后你就停止了练习,这时候你的舒适区就变成了举60公斤坚持10s,和你之前50公斤举10s是一样轻松的。
但是又过一段时间,你不喜欢这个女神了,你喜欢上了另一个女神(李晨正在赶来的路上...),她要求你要举70公斤坚持10s,于是你再次勤学苦练,终于能举70公斤坚持10s,又把到女神了!
而再次地,70公斤坚持10s,又成为了你的舒适区。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舒适区随着你的刻意练习不断扩大,你的举重能力不断增强,身体不断适应最新的挑战,你不断进步。
而对大脑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此处可用Noel Tichy的同心圈理论来进行解释,具体如下图所示:
舒适区是你非常熟练的领域,练习这个区域里的内容,对你水平的提高毫无帮助;学习区是你一知半解的领域,练习这里的内容,能让你实现持续的进步;恐慌区超出你理解范围的区域,你很难在这里取得哪怕微小的进步。
所以,确切来说,刻意练习发生在学习区,当你把学习区变成舒适区后,原本超出你能力范畴的恐慌区就变成了学习区,你持续刻意练习,便能实现不断进步。
2.2 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的练习
何为有目的的练习?作者在书中列举了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1.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2.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3.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4.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第一点好理解,比如举70公斤坚持10s就是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专注也好理解,也就是心无旁骛,喜欢女神1的时候别去想女神2,喜欢女神2的时候就要忘了女神1,不然会影响你的练习效果。
而包含反馈的意思是你必须知道自己练习方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到底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没有反馈的练习就是在瞎练,徒做无用功而已。至于走出舒适区,前面我们已经详细论述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2.3 刻意练习能够形成高质量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刻意练习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我们需要详细进行解释。对此,原文定义如下: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最讨厌这种概念了,一点都不好理解。所以,我们来举个例子,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视觉形象。比如,我们一提到“蒙娜丽莎”这四个字,很多人马上便会在脑海中“看到”那幅著名油画的形象,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再比如,你对一个生活在孤岛上,从来没见过狗的人提起“狗”这个字,他的反应必然是:你在说啥?什么玩意儿?然后如果这个人离开孤岛,见过狗这种动物,并花时间和狗一块儿玩,并开始全面了解它们:狗身上长毛,有四条腿,喜欢吃肉,喜欢群居...
那么,之后这些所有信息就全部被整合到一个全面的概念之中,这个概念就是“狗”。当你再对他说起“狗”这个字时,他便能想起关于狗的各种细节,这便是他创建的关于狗的心理表征。
理解了这个概念,我们便可以来讨论刻意练习与心理表征的关系。大多数的刻意练习包括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不论你在练习什么,都可以使用这些心理表征。
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不同领域的心理表征必然是不同的,但基本上,其信息预先存在的模式(如事实、图片、规则、关系等等),这些模式保存在长时记忆之中,可以用于有效且快速地顺应某些类型的局面。
比如,处理同样一件事情,一个在领域内深耕十年与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分别处理,结果会是如何?虽然不是必然,但绝大多数情况是深耕十年的老司机必然要比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处理得更加迅速且得当。这是因为十年的实践已经使他在脑海中创建了该领域庞大的心理表征,遇到问题可以快速正确地做出反应。
如果说刚毕业的小伙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么十年的经验便能使该领域专业人士“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几乎在每一个行业或领域,杰出表现的标志是能够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出规律,这些事物,在无法创造高效心理表征的人们看来,可能是随机或令人困惑的。
2.4 刻意练习需要包含有效的反馈
其实这一点前面也已经说过了,这里再强调一下。举个例子,武侠小说里经常有这样的桥段:大反派得到武功秘籍,但没有得到正确的心法,就瞎几把练,结果越练越来劲,最后...biu!走火入魔了!
正如前面说过的,你必须知道自己练习方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到底错在哪里?如何改正?不然就容易走火入魔。虽然日常的练习没这么严重,但是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反馈,用错误的方法进行错误的练习,只能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结语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就把刻意练习讲得差不多了,其实也没多少内容,概括起来也就六大原则,我再稍微小结一下:
1. 刻意练习存在于较成熟的领域;
2. 刻意练习需要权威的导师;
3. 刻意练习发生在舒适区外;
4. 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的练习;
5. 刻意练习能形成高质量的心里表征;
6. 刻意练习包含有效的反馈。
然而,刻意练习虽然强大,却也不是尽善尽美。作者在书中运用的案例全都属于低认知复杂度的活动,比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等领域。但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销售、管理等作用有限。
那么怎样通过刻意练习成为一名卓越销售或卓越CEO?从哪里练起?怎么练?练什么?本书并未明确说明,而这也是目前刻意练习受到最大的批评之处。关于这些问题,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最好的方式是在情境中学习,即从“情境学习”出发,当一名“认知学徒”,这里我就不展开介绍了,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最后,阅后点赞,手有余香!——鲁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