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多柳。河堤,湖边,道旁,比比皆是。漫步在这座千年古城,每处都有长枝曳地,绿条萦怀,那些碧绿的枝条宛如一双双多情的手,悄悄拂过你的肩膀,轻轻拉着你的衣襟。于是,你忍不住猝然回头,怒气冲冲,却见那千枝万枝对你敛首低眉,一幅静默谦恭的样子,你便再也恼不起来了,眼神里不由多了几分柔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也许是因为“柳”和“留”谐音,寄托着留住心中牵念的人儿的愿望;也许只是因为那依依低垂的柳枝,像极了一个人心中绵长的思念,不知从何时起,柳成了离别的象征,它被诗人镶嵌在深深浅浅的诗行里,被画家描画在高高低低的远山中。它是离人眼里的泪,也是思妇心底的痛。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无论唐人有多么旷达洒脱,分别的时刻,总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此一去山高路远,归期遥遥,也许再相见已是鬓发苍苍,老得不再相识;也许今生再无缘相见,只能在千里之外的一轮明月下暗自垂泪,用那些琐碎的往事取暖。
静夜里随手翻阅唐诗宋词,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柳。“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是戍边的将士在朔风呼啸的关外思念独自凭栏的妻子;“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怨念深深的女子在思念自己一别经年的丈夫;“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独能久”是对年华流逝、容颜老去、爱情短促的无奈叹息;“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与其说是对柳树的怨恨,倒不如说是离情渐至深处的大悲大恸……
柳,是离别的酒,是思念的月,是一份忧伤而诗意的情怀。
唐天宝年间,诗人韩翃与友人李王孙的歌姬柳氏互相爱慕,暗生情愫,李王孙于是慨然将柳氏赠与韩翃,并出资促成二人婚事。成婚第二年,韩翃新科及第,回乡省亲,柳氏独自留在长安。岂料安史之乱起,两京沦陷,在兵荒马乱之中,柳氏为保清白之身,剃去长发入寺为尼,日日在青灯黄卷中苦苦思念丈夫。后长安收复,她暗自欣喜,以为不久便可与心爱的人儿重逢,于是满怀期待地蓄起了长发。不想造化弄人,没有等来与他的团聚,却等来了番将的劫持。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而有些人,就算隔着千山万水,百转千回之后也会汇聚到一起。如果不是踽踽独行在长安街头,如果不是清风恰好在那刻吹起了马车上的纱帘,这场爱情就会如落花流水飘逝而去,双方从此再无交集。那一刻,她看到了失魂落魄的他,泪水狠狠地落下;他看到面容憔悴的她,张口结舌,恍若梦中。世上怎会有如此凄凉的相遇和重逢?
他迟疑,犹豫,惴惴不安地写信给她:“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而她,在深深的思念之外是深深的自责:“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她哭泣着告白:前尘往事已如梦逝去,即使你来了,那柳枝也已历深秋,不复当年青青的模样了!
如果人在命运面前屈膝,那这世间只会增添更多悲伤的坟茔。所幸的是,在每一阵寒风过后,都会有红梅傲立枝头,以怒放的姿态宣告自己的坚定和决绝!在韩翃的据理力争之下,经过皇帝的亲自审判,如柳絮一般历经苦寒、任意漂泊的柳氏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了他的身边。他终不负她,而她,也终于没有辜负自己旷日持久的深情。
柳,是那样的弱质纤纤,却也有着碧玉一般晶莹,蒲草一般坚韧的心。
几千年过去了,柳条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枝条长了又短,短了再长,翠色折不尽,青青生更多。曾经的巍峨宫阙灰飞烟灭,曾经的汤汤流水干涸枯竭,只有那年年常新的柳色,依然在每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迎风舒展,笑对斜阳。
一日清晨,信步湖边,见柳条婆娑,柳絮如雪,袅袅娜娜,随风飘洒,忍不住伸出手去,想要捧一朵赏玩。手指才刚触到洁白的绒毛,它便从指间滑落,悠悠地飘向远处了,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怅惘:那系结在长条短枝上的款款深情、脉脉诗意,莫不是也随着风儿飘到了历史深处?
正嗟叹不已,有乐音随风而来。不知道那是什么曲子,只觉清净柔缓,如夏日荷花飘送出的缕缕清香,浅浅的,淡淡的,沁人心脾。惆怅的心忽而铺满了阳光,时间在那一刹那似乎放慢了脚步。一群身着素色练功服的老人在湖畔打太极,依依翠柳映衬着他们如雪的白发,一招一式都在书写着渭城最美的诗行。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那一树烟柳,摇曳在秦砖汉瓦、唐诗宋词中,摇曳在繁花似锦、风华绝代的古城,也染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春之梦。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