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情怀与情商
中国人说心,是一个很微妙的词,它有很多的意思,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心是本体,是那一个最原始的自我。中国人把自与我区分的很清楚:自在甲骨文中是一个手指指着人的鼻子,而我是二戈相对。人只有一个鼻子,心只有一个主,所有自律、自强、自由。而二戈表示是人在不同的环境与情境之下,所执的不同态度:你争我斗,你善我良。这是人在不同的角度所折射出来的色彩,简称为角色。自中无我,即为自在。
第二说的是心的意识功能,在中华古代,把心意识功能称之为禅,什么是禅,就是心变的简单了,心上的三点都去掉,只剩下那一个弯勾,中国人把这一个叫着心所。是最本初之心,我们得勿忘初心!!! 初心,是出生之前的心,就是性,本性。静而为性,动而为心。
第三种说法是印度文化,说人类是五类元素的聚合:地(固体)、水(液体)、火(温度),风(呼吸)这四种元素构成,还有一个第五元素就是空,它是我们的灵体。前面四种是物质层次的属性,就是色。而后面是灵性之空。这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从这一个空字来说,也是心上去掉了三个点。
从这三种心的来源之上,是明心而见性,都是见空,把心上去掉三点,而正常的人是不停地把心上加上三个点,这三个点用一个简单的话来理解,是就行动、思维与情感。这是我们大脑的三个功能,我们一般的人有三个大脑,其进化的次序是这样的,我们知道人是由猴子之类哺乳动物进化而来,而猴子却是恐龙之类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爬行动物又是由象蚯蚓之类的原生动物进化而来。
那么,人类在原生动物蚯蚓的时代,就有一个大脑,来支配着行动与呼吸。而到的恐龙时间,在这一个第一层大脑上又加盖了一层大脑管人的情感,又叫着情感脑。到了哺乳动物的时代,才进化出第三层大脑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用的大脑灰层,它分管我们的理性思维。上图中红色部分为行动脑,黄色部分为情感脑,而绿色部分为思维脑。人的这三个大脑 生下来并不均衡。 这里有命与运之说:命就是人生下来,人的三个大脑就不均衡,有人行动脑强,有人情感丰富,有人思维力强。如果人的心灵象一部马车,三个大脑就是三匹马,象这下面的三匹马一样,是以一马为主,一马为辅还有一马甚至是被拖着走。
这“运”就是社会、父母、孩子自己对他脑力的运用情况,人一生有三次被运用而使大脑得到练习得到发展的机会,也算是孩子的“运气”:0-6岁在家中为父母用,7-22岁学校为老师所用,22-60在社会为自己为他人所用。特别是0-6岁父母所用时代,运气好的孩子三个大脑都得到使用都发达。运气不好的孩子父母什么都厉害,父母冲在前面,孩子大脑从来得不用使用机会,最后被完全固化法性。这里用行动脑多行动力就强。感情用的多情感就丰富。思维用的多思考能力就强。人的一生,在运而不在命,人的价值,也在于用的地方,而不在于它的本能力如何,一个大树可以用在皇宫之中作为栋梁,也可以被农夫劈成柴烧火。老母鸡无能力但是因为有用,地球上到处都是,而老虎能力很强却无能为人用,结果差不多快要灭绝的,只能够动物园看到几只。命运之后有四种性格。人的价值在于能为人所用,有用而不是在于有能力有知识。
人的心大态度之下,心大,也是容易变的,易经的核心就是心在不停变易,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是很多人心上着相,叫着“想”。人的生活总是象钟摆一样,向着两极在摆动,向左边极高就是追求极大的空性与空相,各个修行之人是以空为追求目标。而向右边极高就是追求极大的色,追求于有,有情有行有想有物质财富。只是人生象一个阴阳图一样,空色是相互转化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空亦无色,无色亦难空。象阴阳合和而相互促进一样,孤阳不长,孤阴不存。无空的人,得亦不久。无色之人。空亦为顽空。人摆到物质财富的高处,也不必太喜,盛极而必衰。人落到空的极点,亦不必极悲。否极而泰必来。
心经上说: 色受想行识。从空有的“性”,到“心”到心大之“态”,再到心相之“想”。想再固化之后,就有了法性的经常性而固化的行动。我们说这就是佛家讲的“业”。可以成为事业,也可以人背的业力。说简单点就是人固化的习惯性行动。人的性也就固化在受想行的某一格中。一生之中只能够在人性的某一格之中生活。就是性格。有性格,行动才会固化为人所识。
命运发展到一个高固化的阶段,我们可以叫着情感、情怀,在有的层次上不停的扩大追求,从感情就会固化成为情感,那只能够右边有的区域生存。得自己一点点的推动。有空的层次上不停的发展,就是情怀。在左边一个小角度不停的推动。
这也是有人光想自己的身体为自己所用,或者是他并没有多少人家用他的机会,于是他的一生仅仅是围绕着感情脑为中心在打转,有一点象陀螺围绕着自己转,什么挣钱就做什么,什么快乐就做什么,哪里舒适就到哪里去。时间一久了,就形成了对某一个事物的舒适区,对这一个区域的事物特别有感觉或者是依赖。例如觉得什么东西好吃,什么衣服好穿,什么烟好抽甚至包括毒品。本来人是先有感后有受,有爱后有情。心象镜子一样,映照到什么事物就会有什么反应感受,但是他是先已经固化了感受与感情,然后再根据这一个感受去追寻着生命之中的事物。感受感情成了他生命中唯一真实的存在与追求目标。
人有远大的目标,自己总是空下自己,希望自己能够被社会所用,情怀的定义是:以心灵的满足而不是功利的得失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的一种品质。情怀就是一个发自你内心的感觉,你愿意为它付出和栖身一切。不在乎失去什么,得到什么。可是遥远的青山是美丽的,走的脚下的永远是硌脚的石子路。光有情怀没有能量没有理性,不能够观照到当下的形式,无法区分生活的实然与应然。情怀的关注永远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这里我再提到情商,这是的情商不再是戈尔曼所提的那一个管理情绪的情商。而是指一个人能够把情感与情怀及情境三者之间得到适当的理性的匹配,有一个合适的商量。有心有情有理有行。各自己不再走极端,在孔夫子所讲的就是一条中庸之路。不刻意求空,也不是攀缘去找有。而是两者平衡。先空而后有。无空无情怀,看的必定不远,做的一定不会有多大。空而后行动之中,一定还是得适当的固化自己,哪怕明白知道这里的假有。固化自己的目标,固化一些情感,固化一些想法,不要想太多,定位自己的能力。最后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高高频次的行动。有色有受有想法有行动。则必定能够为社会所识,从而获得相当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也会走的更远,空的更多。
情商,即为财商,一定得分清大与小,主与次,先与后。行与不能够行。不是为自己的感受而行动,而是能够与社会一心,以天下心为心。同体大慈,一心大悲。痛社会众人之所痛,想社会众人之所想,行其所不能够行。得其所不能得。有其所不能够有。这也算一个大的情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