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为名廉洁在心
--从苏轼箴言说起
(读《苏东坡传》有感)
一代诗人苏轼勤政爱民,清正廉洁,政绩卓著,堪称百姓之好官,千古之雅士。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其治国理政的出色才能获帝王家赞誉,称其:宰相之才,天下奇才。
近日,阅《苏东坡传》,观其为官之道,实乃廉洁从政之思想精髓,于文中摘取部分言辞,并表个人拙见。
一、执政之涵养。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寻万物之理,无往而不自得;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论为官之涵养,浦江“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即以其为民、务实、清廉之正义之风而声名远播。宋元明郑氏家族的十五世同居、儒学大师宋濂等名师以其广博的学识积极助力、“三朝旌表恩荣第,九世同居孝义家”之楹联充分赞誉了其千古高风。耕读传家的淡然质朴奠定了郑义门孝义仁厚的优秀典范和廉正为心的家族精神。
纵览郑氏家族史,始祖郑淮虽自外乡迁入此地,但他却以“读书人”的聪明才智、“始迁祖”的开创精神、“创业者”的坚韧意志、“家族人”的齐心协力,“榜样者”的先驱作用打造了白麟溪两岸耕读传家的格局。除此之外,不得不提及郑淮之后郑绮,不仅有深厚的学识涵养,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风。而郑氏耕读传家的尚学重教家风,家训亦营造出郑氏家族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民心之根本。民者,天下之本,而财者,民之所以生也;众而不可欺者,民也。
从郑氏家族同居史看,其孝义为本,善意为人俱有生动体现。其孝义在于崇尚孝顺父母、兄弟恭让、勤劳俭朴的持家之道;在于孝子郑绮掘地数尺,哭声感天,终得甘泉,“千古风流麟溪水,一泓懿范孝感泉”的美谈随着流水潺潺,向世人广传。
三、法治之力量。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历法禁自大臣始;用法始于贵戚大臣而后及于疏贱;自上而下,公卿大臣有毫发之罪,不终朝而罚随之,自下而上,民有一介之善,不终朝而赏随之;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击天下之大族,以服小民之心。
在浦江县税务局,有一个善文化为主题的法治税务基地,分五个板块阐述税务和法治的关系。一是法之置,意为法治的工具。二是法之制,意为法治的制度;三是法之治,意为法治的运用;四是法之志,意为法治的传承。五是法之至,意为法治的延伸,展示的是法治传达的过程。展厅以丰富的图文设计,可互动的电子书,旧式发票印章的展示,税制改革历程表等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法治与税务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学习经典法治案例,深入法治观念,养成法治思维。
四、学习之积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今之学者,有书不读,为可惜也;腹有诗书气自华。
郑义门素以尊师重教为要事,一大力兴建本族学校“东明精舍”,并随之发扬成为著名的“东明书院”;二请博学良师授课,其间,宋濂作为郑氏子弟的老师,其重要性不可小觑。
五、清廉之风气。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生不挈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以廉而为首,举其要也,廉一贯之;公废於贪,行成於廉;节用以廉取;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治国莫先于公;人间有味是清欢……
廉正乃郑氏家族精神的核心要素。因其家学,郑义门也成为宋濂等江南儒士“修、齐、治、平”的实践高地。如今,“江南第一家”被列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已成为郑氏族人莫大的自豪和骄傲。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倡导并树立优良家风,浦江县税务局曾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江南第一家”廉政馆,接受廉政文化洗礼和警示教育,在廉政馆,隔着千年时空,我们依然能感受到,168条《郑氏规范》以最直观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孝义廉和”的精神。以郑氏家族出仕173位官吏,无一贪赃枉法,皆勤政廉政的风骨向税务人员讲述着肩上的责任。
其中,“致力为公”讲述当粮长的郑濂,拒受贿赂,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编制税赋籍册的故事,传递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风,诠释了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规。
苏轼为官箴言,跨越千年,影响深远,从为官、法治、爱民、尚学、清廉等五个维度搭建为政者思想的准绳,精神的标杆,进一步验证林语堂先生之“苏轼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的精准评价。
时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家规家风中的精华,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弘扬金华精神,争当五个表率,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