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有些是我加工提炼过的,并非全部都是原文。
第七章: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儿童自发的心智发展是连续不断的,“并直接与儿童本身的心理潜力有关,而不直接与老师的工作有关”。强迫孩子画画,不断教孩子画画,可能导致他一辈子都不可能真正画画。不仅仅是天然的兴趣被泯灭了,而且孩子这方面的心智被教的模式桎梏了。(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心理潜力呢?下一章有提到)
“儿童将所学的概念一般化”,这个意思是指儿童在学习到一个概念时,可能要经过几个月或者一年才能在生活中把他具体化。心智的发展也是连续不断的。(儿童可能一下子没有办法应用教给他的东西,但我们可能突然某一天发现他突然会用,懂了。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他自己心智模式的组建过程。)
口头表达能力是心智发展程度的表现。儿童的心智还没有达到能够用“说”解决问题的地步,他说不出来,所以他用哭来解决。哭除了表达情绪,又是儿童心智未及的一种表现。大人经常会无意识地强制孩子或者暗示孩子,这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压力,以至于他都不能说出来,他觉得他没有办法改变了。(突然想到小时候我妈也经常打着为了我好的名义强迫我接受这个接受那个,想想当时我的内心当时也是非常压抑,好几次爆发之后似乎也没什么效果。但是长大了之后,我就自我催眠说算了让她好了。)
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幼儿的心智是吸收性的!儿童看上去好像是浑浑噩噩的,其实你的一言一行他都注意到了,都吸收进去了。他把这个环境都吃进去了。你的语言,你的思维方式,你的钢琴指法,你的脚步,你的神态,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嘴角的动,每一次手指的动,更重要的,教师的意识状态和精神层次也都被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作为家长,我们是他们的第一位的教师。注意他们不分好坏,是照单全收,看到什么就学什么。所以想要孩子真善美,自己也得是真善美))
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的智力,精神和体格得到自然地发展,而不是把幼儿培养成一般所说的学者。我们在提供给孩子适合促进他的感觉的教材之后必须等待,让他的观察能力自然发展并达到自觉的程度,这正是教育者的艺术所在。
教学必须严格遵照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者的积极干预的原则(我们要避免打折为他好的原则,强迫他们做一些事情。)
拿东西后要归位,通过这样的行为行程儿童的秩序感,然后为他的数学学习做准备。儿童的内在是一个秩序的内在,万物以结构呈现。我们应该用有秩序的环境,秩序的行为,秩序的语言,秩序的情绪。。。和孩子内在的秩序配对,一个接近法则的真理,就会在某一个时刻,从孩子的口里蹦出来。通过强制和权威的手段达到环境的秩序,本身就是承认内在暴力和无秩序的表现。我们需要用爱的方式,逐渐地帮助孩子形成一个有序的环境,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和孩子一起照顾环境,然后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照顾环境。(这点似乎也能解释为什么整理收纳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愉悦,我们看似在整理外界环境,其实也是在梳理自己的内心秩序。)
艺术也是一种智力。他让我们有另一篇天地的丰富感知,那便是生活,是生命之光。不管是音乐,还是美术,他们所有的本质是为了美化我们的生活,是为了让我们感知生活及其本质。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感觉,你的感觉越细腻,越丰富,你的生命状态会越好。(我想对感觉做出相应的反应同样也很重要)
第八章:感觉训练
儿童的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陈静而安详的,有时像是“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
智力教育: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从具体的抽象到概念之间的联系。
人类开发潜能最好的办法是在儿童时期不断进行感觉训练,重复的次数达到某种量时,儿童就产生了概念。当儿童配对正确时,他就会自动进行重复练习。6岁前不能用口授的形式进行教学。感觉训练最基本的是视听味嗅触觉。
视觉包括:色彩,亮度,立体感
数学训练的入门主要是通过感觉训练和感官材料来进行的。
4岁前就要给儿童准备大量的材料,比如味觉筒,嗅觉筒。
在孩子操作某种教具,或者进行某种感觉训练到概念的过程中,要把刺激物隔离开(例如教红色就拿色卡,不要拿红色的花或者红色的椅子什么的。)
感觉训练是由自我完成的,由于感觉必须由自己体验,自己经历,最后会得出一个结果--概念,因此也被成为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