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逢年过节,或者是有了什么高兴事,喜欢吃饺子。
到了南方,也有不少东北饺子馆,我住的小区旁边就有一家。最开始去吃饺子,是和同住在这座小区的廖导,廖导算是个南方人,对于东北饺子馆的蒜酱很喜欢,那时我们经常一起去健身,然后就来到这里吃饺子。后来廖导从这座小区搬走,也离开了这座城市。
我再去那家东北饺子馆,就是在家乡球队赢球的时候了。这个赛季我们的球队取得了很多的胜利,我也就经常在周末光顾这家饺子馆。
饺子馆的老板和老板娘,都是东北人,即使是老乡,我也不愿意去套近乎,我吃我的饺子,他们做他们的生意。
每次我去吃饭,习惯先付钱。而我吃完饺子,准备从店里出来的时候,不论是老板还是老板娘,经常以为我未付钱,就叫住我问是否结了账。开始几次我都认真地回答了他们,但是最后一次,我已经从店里走出很远,老板追了出来叫住我,好像我真的没付钱一样,直到我把付款记录展示给他看,老板皱着眉头盯着我的手机看了几秒,才转过身喃喃自语:“怎么没记账呢?”
从此,我决定,再也不去那家东北饺子馆。
饺子馆老板那张皱着眉头满脸猜疑的脸,让我想起小时候学校旁边有一家叫“鑫宇”的食杂店。有一次我独自去那,想找一个一直惦记的玩具刀买下来,然而并没有找到,就准备走出来回家,可是老板叫住我,认为我拿了店里的东西没付钱,我认真地回他说:“我没拿”。老板不相信,甚至叫我自己把兜里的东西翻出来,我就真的把兜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给他看,他见没有,就十分厌恶地说“走吧,走吧!”
在此之后,我也很少去这家店买东西。
我并没有做错什么,因为不信任而被强加在内心的羞耻感,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自我尊严保护,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实际上对我很重要。
而因为盲目无知的信任,同样会产生这种效果。
写公众号不到半年,就开了文章原创保护和赞赏功能,以为写文章可以挣点小钱,但经常打赏的都几乎是亲人、朋友,我可以理解他们对我的支持。但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不论写得好坏,总有一位亲人,每次都赞赏一元钱,我不会计较钱多钱少,但我追求的不是能在这里发表文章,而是希望有人能理解我写的东西,即使不理解也不要紧,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认知不同。
所以我便疑心这位亲人是否不管理解与否,单纯地只是源于盲目的信任,为了打赏而打赏,可每次只有一元钱,我连这里的公交车都坐不了。
终于在一次我推送文章之后的几秒钟,连我自己都没有读完文章,这位亲人马上打了赏,顿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街头卖艺的乞丐,很多行人并不关注他吹了怎样的曲子,就直接“叮当”一声在他的碗里投了一枚硬币。
因为盲目无知的信任,又触发了我条件反射式的自我尊严保护,于是我因为一元钱,关闭了文章赞赏功能。
无论是信任,还是不信任,这两件事也许都是小事,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如果我说出来,就会有人说:“至于么,这才多大点事啊!”
但它是确实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它藏在心里,如果每次在发生后都假装一笑而过,那么总有一天,它一定会变成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