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原著 =-
唐李讷除浙东,路由淮楚,时卢罕为郡守。讷既到,适值远日,罕命设将送素膳于讷。讷初见忻然,迨览状。乃将名与讷父讳同。讷,建子也,雅性褊躁,大怒。翌日仅旦,已命鼓棹前去。罕闻之,亟命驾而往,舟且行矣。罕知其故,逊谢良久,且言所由以不谨,笞之。讷去意益坚。罕度不可留,怒曰:"大小人多名建,公何怒之深也!"遂拂衣而去。(出《玉泉子》)
-= 讲故事 =-
唐朝人李讷被授予浙东节度史,在上任的途中经由淮楚,当时是卢罕在那儿任郡守。
李讷到淮楚时,正逢远日,卢罕让设将为李讷送去素餐,李讷刚一看到时非常高兴。
等到看了卢罕附业的信后,才知到这个给他送饭食的设将的名子与自己父亲的名字相同,非常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命人开船离开淮楚。
李讷,是李建的儿子,性情高雅而又偏狭急躁。
卢罕听到李讷不告而辞的消息后,立即命人备好车马前往码头拜见李讷。卢罕赶到码头时,李讷的官船正要开始。
卢罕问明李讷不辞而别的缘由后,一再恭顺地表示歉意,并且说都是由于自己不细心造成的,一定处罚那位设将。然而李讷坚决要走。
卢罕意识到怎么也挽留不住李讷了,气愤地说:"不论职位高低、尊卑,很多人的名字都叫建",你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呀?"说完,一掸衣袖,转身离去。
-= 说文史 =-
本回故事貌似很简单,其实蕴含的文史知识点还是蛮多的,听拉拉藤一一道来。先看看几位出现的人物:
故事主人公之一是李纳,在唐史上也留下些故事,如下:
进士及第。累升为浙东观察使。性急躁,不以礼待士,被属下所逐,贬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刺史。后征召为河南尹。当时,境内洛水暴涨。他于旅途中不理而去,致使民房被洪水冲毁甚多,受时人批评。曾先后三次任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刺史,又任兵部尚书,卒于太子太傅。
由上可见李纳性情。其父为李建,唐史中也有记载。如下:
李建(?-822 年),字杓直,荆州石首(今湖北石首市)人,唐朝大臣,刑部尚书李逊年弟。家素清贫,躬耕致养,嗜学力文。举进士,授校书郎,迁右拾遗、翰林学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改京兆尹,出为澧州刺史。征拜太常少卿,改为刑部侍郎。长庆二年(822年),赠工部尚书。三子:李讷、李恪、李朴。
另一位主人公是卢罕,后来还做过御史。虽未找到史籍,不过事迹倒是有的,如下:
文宗开成五年(840) 四月:河南尹高铢, 与知台御史卢罕街衢相逢。高铢乘肩 舆,无所避。二人各引所见,台府喧竞……都省议,台府相避,本无明令。按前后例,知杂御史与京兆尹相逢,京尹回避。
回到故事本身,翻译成大白话:浙江“军区司令”李纳,路过淮安楚州,收到了楚州“市长”接待。未曾想,百密一疏,具体负责接待李司令的秘书,名字和李司令父亲是同一个字,X建吧。结果闹的不欢而散。
这件事放在如今并不是啥大不了的事。但在古代,的确犯了忌讳。中国古代有诸多忌讳(当然如今也有),其中之一就是“名讳”。
据相关文章介绍,避讳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社会礼俗,“始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人们从儒家的孝义君亲出发,对于言谈书写中所遇到的君主或尊亲名讳必须要回避。
在唐代,避讳的范围更广,也更严格。《唐律疏议》卷10《职制律》,“诸上书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文书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误犯者,徒三年”。此条法律规定对犯国讳的官吏,视情节给予轻重不等的惩罚。除此之外,还规定,“诸府号、官犯称父祖名,而冒荣居之……免所居官”。这就是说,如所授官职名称与父祖名讳字同或音同,就要主动辞让,调换官职,否则,就会被罢官。
有了这么严格的避讳要求,难免原本性情就暴躁的李纳要大发雷霆了。
生气发火还好,唐代还有更因避讳郁郁而终的一位名人,便是李贺。
李贺是中唐的著名诗人,但因为其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为避父讳,他终生未能参加进士考试。此事对李贺影响至深,他后来虽做了奉礼郎,但抑郁愁思终不得解,仅27岁便去世了。
当然了,李纳发脾气情有可原。而卢罕针锋相对说的话,如今看来也没啥错,不论职位高低、尊卑,很多人的名字都叫建。只是,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认识有些超前,不合情也不合法。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待人接物既要热情,也要讲究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