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辉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
01
去年暑假,跟团去俄罗斯旅行。同团有位文学博士,在大学教书,还是省作协成员,经常发表文章,是个很厉害的人物。
和他一路畅谈文学。
谈曹雪芹、谈路遥;谈《平凡的世界》、谈《活着》;谈金庸的武侠小说、谈J.K.罗琳的《哈利波特》……
不过,大多时候都是他说我听,偶尔我才插句自己的观点。
博士对我说:“看来你还是看过不少书嘛,还以为你是学文科的,真没想到你是学理工的。”
惭愧,我是读过很多书,可很杂乱,翻到哪本读哪本,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后来,博士送我一张他的名片,背面写着他的“法号”――功不唐捐斋主。
我随口说了一句:“功不唐捐,这不是《法华经》里的词吗?”
博士有点意外地说:“你不简单啊,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词呢,你还知道出处。那我考考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我微微一笑:“功不唐捐,就是所有功德和努力,都不会白白浪费的,必然是有回报的。”
“不错。”博士给我树起了大拇指。
我暗暗好笑,其实我可没读过什么《法华经》,要是他再追问两句,我就要露馅了。
我只是在某本书里见过这个词,恰好记住了而已。
我一理科生,能得到文学博士的赞赏,看来我的书没白读啊。
这一个瞬间,突然觉得读书真的有用,还可以在饱读诗书的人面前装X。
装X,用读书人的话说,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正如三毛所说: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
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02
读书没给我带来过什么人生大转折,却给过我带来过人生的小确幸。
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是《杜拉拉升职记》,它改变了我的认知,也教了我很多职场技巧。
里面的一些片段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杜拉拉天天加班,项目干的漂亮本应升职,可上司离职,隔级上司不了解情况就是不给她升职。
拉拉直接找隔级上司,隔级上司又推给了大老板,拉拉又越权去找大老板,幸好大老板欣赏拉拉,拉拉终于成功升职。
人在职场,关键时刻是要为自己争取的,如果你自己都不去争取,谁还会帮你?
恰好我们部门有一个高职位的岗位竞聘,本来已有推荐的人选了,我准备放弃,虽然我一直从事这项业务。
拉拉的故事,让我顿悟,如果你自己都不去争取,谁还会帮你?
克服以往的懦弱,我也为自己争取了一次,没想到竟然成功了。
如果说,读书只是改变了我的生活,那还有一些人,读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认识一位90后,他出身农村,家境贫寒,上大学前看过的书大多都是学习的书。
在大学听室友们聊起《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名著时,他只能孤独地坐在一旁,因为他看过的书太少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那儿借来一本《富兰克林自传》,书中富兰克林依靠读书自学,改变人生轨迹的经历,深深触动了他。
读完之后,他便在网上注册了一个以“富兰克林”为名的读书俱乐部,后来又开了同名微信公众号,并以此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
他的人生,因一本书而改变。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但是读什么书,是你自己能决定的事。
你读什么书,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你年轻的时候,一本好书,能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给你带来深远的影响。
03
打扫卫生时不小心翻出了我以前的课本。
中学语文书的古文部分,每个生词下面都写下释义,密密麻麻。时间长了,蓝色油笔字迹都有点模糊,整页都变蓝了。
翻开四角都已磨毛的《高等数学》,书上记了那么多笔记,那么多公式,现在一个都看不懂了。
突然想起《草样年华》里,大四毕业前,邱飞和学霸一起处理自己的旧书。
卖书的时候,同样的一摞课本,学霸的却比他的重,还多卖了一点钱,为什么?学霸记在书上的笔记,他努力的痕迹都是有分量的。
我上学读书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蛮苦的。不过这点苦,和那些寒门学子比,又算得了什么?
网上有一张“冰花”男孩的照片让人心疼。
天气寒冷,小男孩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学校,头发都被冰霜染白了。
冻得通红的双手下,是一张99分的试卷。
“上学冷,但并不辛苦。”小男孩回答。
当记者问他想到外面看看吗?
他说:“没有,我连镇上都没去过,没有走出过村里。我最想去北京,我想去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
中国教育的现状就是上层已经不玩高考了,而对于中低层,读书应试,仍然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阶层逆袭的唯一通路。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连韩寒都发博文承认:“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唐山路桥收费站被取消,一位36岁的大姐说,她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现在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真的不一样。
年轻的时候,努力读书,能让你获得谋生的本领,拥有可傍身的一技之长,让你足以温饱,不被时代抛弃。
我们普通人无法拼爹拼妈,只有读书才是你跨越阶层最容易的方式。
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如果你连读书都嫌苦,那又怎能忍受生活的艰辛?
04
前几天,有位好友在微信上问了我几个问题:“你10年前在看什么书?现在呢?这10年间你读的书有什么变化?”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特意把我当当几十个订单一一打开。原来这十年间我竟然买过这么多的书。
突然有一个发现。
这10年间,我买的最多的书,是管理类以及和自己业务相关的书籍。
有了孩子后,我又开始买起各种育儿书,当然还有给孩子买的各种绘本、儿童读物了。
原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买书、读书,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工作,再没有为了自己、因为喜爱而读书了。
惭愧,这10年,我读的更多的是那些“有用”的书。
好友接着问我:“你还会重读经典吗?”
看着订单里10年前买的《我们仨》、《京华烟云》、《边城》……这一瞬间才发现,我已经很久很久没读自己内心喜欢的书了。
在最近的《中国诗词大会》里,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硕士――“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双料冠军彭敏。
他的成功,没有秘诀,也没有捷径,只有4个字――因为热爱。
十多年前,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没钱买太多书,于是,就在书店里当场把那些自己喜欢的诗词背下来;
然后回到家里再把它默写下来,有时候一天背得太多,可能有一两个字忘记了,那下次去书店再把它核对出来。
他无论做什么,衣服口袋里总揣着口袋本《唐诗三百首》,念念不忘。
他一天背一首诗,“有时候忘了,就在送快递等红灯的时候,赶紧掏出手机查一查记下来”。
读诗是爱好,他从来不制订计划,“背一首,我就开心;一天没背,就觉得少了什么”。
果真,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
当读书变得越来越功利的时候,还有人坚守初心――为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
如今,人到中年的我,人才教育与人格教育已基本完成,不再需要谋生,人格也已定型。
现在,更应该多读经典,接受些人文教育,多读些自己喜欢,却“无用”的书,让内心丰盈与充实。
读书,可以驱走寂寞,也可以沉淀灵魂;可以修身养性,还可以博古通今。
书的世界,安宁无比,又精彩绝伦。
阅读如此美好,把生命浪费在读书这件美好的事物上吧。
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让你功不唐捐。
作者简介:霍辉,宝妈,理工女,改善专家,高级工程师,倒过来是辉霍,简书:辉霍,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