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来过多次,南长街是必去之地。途径的南禅寺也是每次必去的地方,不是为了进香,只是想去看看那里的场面。可每次去都没看到有做法事的大场面,那个正门也从来没看到开,都是从侧门进去看一下妙光塔以及大雄宝殿就出来。塔也从来没上去过,楼梯也太窄,不敢上去怕自己被卡住了。
大清早走过无锡老图书馆,它就在崇安寺的旁边,看这个建筑的样式就知道应该有一定的历史。崇安寺也只留下一个地名,本以为有什么寺庙可以进去看一下,结果发现根本就没有庙宇的影子。无锡图书馆钟楼于1915年建造完成,距今已有90年历史,它是全国五大县立图书馆成立最早的一家,是中国近现代图书发展演绎的见证者之一。正对图书馆大门前面广场上展开的图书边上那个拉琴的人,大家一定都很熟悉,那就是有名的阿炳。站在广场上仿佛依稀还能听见那忧伤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图书馆也只能看外观,不能进室内看看曾经的辉煌,但仅看这外观的气度也可以想象当时人潮涌动的场面。
广场边上就是阿炳故居,来得太早还没开门,只能匆匆一瞥。
沿着南长街一直往南,走过南禅寺,就是到了古运河老街道。大热天的中午时分了,街道上也没啥人,要是到了晚上两边的店铺飘出的咖啡香,你还以为到了上海的新天地。里面卖的那些小玩意你还以为是到了田子坊呢。其实在这街道的东面,那才是一条古街,里面有卖很多无锡的著名小吃和淘各种小东西的天地。只是来得不是时候,看到的只是街面,没有人气。
离开了古运河街道,往北走不远就可以来到东林书院。很多次都错过了,这次自己独自徒步按照百度地图的导航,终于找到了闻名中外的,以及在中学历史课本上大书一笔的“东林书院”。她应该属于崇安区,属于闹中取静的场面。如果在古代,这里应该是很清静的场所,如今身处闹市,反而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在这里再看不到往来的峨冠宽带,也看不到曾经的东林党人在这里意气风发。如今只是静静的在那里沉默着,书院对面就是居民区。这里似乎被人遗忘了,在买票处里面的橱窗里陈列着曾经表示辉煌的相关书籍。而对于我,就是想找到那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它曾经鼓励着多少读书人,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要关心国家大事,要发出读书人自己应有的声音。
在依庸堂里终于看到那副著名的对联了。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处世之道,其实对于读书人来说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徒步了一上午,走过梁溪河桥,对面就是锡惠景区。那里的很多古迹诸如惠山寺,天下第二泉等等,都是值得旅游的好地方。但就是因为太有名了,所以去的人也太多。我是一个喜欢清静的人,那里去过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大中午的,就不走进去了,早早回自己的旅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