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他是当今个体心理学的奠基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也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作为弗洛伊德的弟子,他是该学派内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自己导师的人。
本书的核心内容旨在阐述: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如何推动个体成长的。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感觉,当个人成长到可以通过对比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时,自卑感便产生了。为了消除自卑感,人便会想法设法寻找优越感来补偿,而能够真正补偿自卑感的,只能是通过与人合作而获得的优越感。
本书共分12个章节,其中的联系看似较为松散,但实则由一条主线贯通。人生中不同的时间阶段与身处环境所带来的记忆与经验,构成了这条主线外层;而个体对于该阶段的不同认识与理解,也就是赋予他们的意义,构成了这条主线的核心。文章大部分内容都在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和生活状态下的人,所经历的生理心理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发展,提出了解决它们的方法,读者也可以从中对照自己,参考如何应对。
由于文章中观点众多,而且案例多是阿德勒本人对于患者的心理治疗过程,对象有着相对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普适性不强,所以这里只就一些核心思想来说。
由于人天生渴求意义,那么甄别其正确与否就很重要:
我们认知能力的局限,注定了我们所理解的事实,与完全意义上的事实并不相同。人只有通过自身经验的加工后,才能认识某样事物,这就赋予其一定的主观性。基于个体的差别,我们所得出的认识也是不同的,赋予事物的意义也往往大相径庭。但我们可以从中寻找一个相对普遍的规律,也就是衡量正确与否的一般标准,来指导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指导我们去采取何种选择。当选择做的多了,得出的结论可以对行为造成影响了,也就是说可以指导我们采取行动了,价值观也就此产生。
就如李笑来老师所说,我们必须不断把自己洗脑,我们要检视自己的价值观,寻找符合我们价值观的原则,然后坚持践行。如果遇到左右为难之时,便要反思之前的价值观是否牢固,是否有必要更新它。人只有价值观坚定,才能抵抗随波逐流的诱惑与风险。
拥抱不确定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差异把我们与我们向往达成的目标分隔开来,产生了一种称为自卑感的情节。也就是当我们无法解决问题时,我们会感觉失去了对于生活的控制,这导致了心理上的失衡状态,这种失衡需要依靠优越感来中和。
有的人理解失衡的原因,他们会着重去解决导致这个状态产生的问题。而有的人则会选择逃避问题,通过自欺欺人的行为,比如用自杀来逃避责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来躲避与人接触的压力等,以这种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容易的方式来获得优越感。由于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获得短暂的安宁,但是却不能解决产生自卑的源头问题,所以其实是有害的。
《反脆弱》一书中有个核心观点,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接触一些可以产生良性压力的事物,比如负重锻炼,比如有目的的写作,来提升我们机体或头脑的反脆弱性。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更加从容自得,也可以更容易解决它们。所以,虽然自卑感的产生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却可以认识和利用自卑感,作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动力,而不是逃避困难的借口。
同时,生活中总是充满不确定因素,也就是各种问题。但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希望的来源。虽然我们渴望掌控生活,但也要了解,正是因为我们不能完全控制未来,所以我们才有可能成长。
与人合作的重要:
虽然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生活的意义。但阿德勒认为所谓有价值的意义应当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中。也就是说,只有你与旁人连接上了,产生了交互,才能诞生出意义。这是阿德勒的学说与弗洛伊德学派最根本的分歧。阿德勒认为人对于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才是真正驱动其采取行动的原因。
如果我们想要解决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就必须培养出一种善于且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这必须从儿童时代就开始着手,无论是学校和家庭,都需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教会孩子为了自立而学习,同时也得为他人着想。阿德勒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学习不应当只专注于一门技能,而应该包括各方面的知识,这种教育才能培养出眼界开阔,性格开放,懂得尊重与理解对方的人。阿德勒对于婚姻方面,也秉持着这种态度。
这里我就想到了李笑来老师所提的,关于个体价值=社会贡献率的观点。与阿德勒不断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一样,如果一个人无法对他人对社会提供价值,做出贡献就不会得到多少回报。留给自己的,只有一团浆糊般的大脑,怨天尤人与愤世嫉俗在其中蔓延滋生。因为他们一直搞不清楚“自己那么努力”为什么没钱,别人好像“随随便便”就赚得盆满钵满。如此一来,更多的嫉妒与猜疑就会有机可乘,钻进那原本就松懈的大脑中。产生诸如“别人都是侥幸”,“他们肯定有关系”……之类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需要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与信念,不要陷入对于自身缺陷的泥潭中,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同时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