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世纪三部曲》的理由

阅读完《世纪三部曲》感觉身体、思维都空了,好像是大病初愈,浑身无力。很想找人诉说,却不知道想说什么。要是有人问我,为什么你想聊这本书?我该怎么回答呢,问的人会是谁,而我又如何推荐?这样的自我对话,似乎在暗示着:不知道该如何推介这本书,而不落俗套才导致了心里空落落。

由于平时涉猎小说的时间很有限,即使是开始阅读《世纪三部曲》时,也不去对作者进行背景搜索,最主要的原因是“懒”,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想被媒体所影响。所以在微信读书上只看了十多页后便放下,去阅读其它书籍了。直到再次拿起,已经忘记了我曾经为什么将这本书收藏在书架上,但第二次打开时就一发不可收拾。

整部书阅读完冷静了一周后,我想把自己阅读时觉得很惊艳的地方、感受、思考作为推荐理由吧。(有可能我是井底之蛙,少见多怪了)

第一个理由,细腻的、人性的,充满矛盾的心理描述。作者几乎让所有主要角色都在自我救赎。

《庄子.秋水》记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惠施问庄子:“子非鱼安之鱼之乐。”不管他们这个对话衍生出什么含义。假如那条鱼能说话,表达当时的心情,估计就不需要耗费庄子与惠子的脑洞了。电影拍摄就是用蒙太奇的手法让观众有机会以上帝的视角跟随的情节的冲突、矛盾与误会而心潮澎湃。本书作者就是类似这样的手法,通过书中人物个人的视角与内心活动对他们所处的时代发生的事情,表述着自己内心的认知递进与解读的更新,似乎正是这些心理活动与个人的行为,让他们参与、见证、间接地推动着时代车轮的发展。

在阅读第一部《巨人的陨落》肯福莱特的笔触是从一个13岁住在英国威尔士加的夫的男孩比利准备下井当矿工开始的。作者用的是好莱坞编剧POV的手法,以男孩的生日这天视角、一天的行程安排以及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慢慢地铺陈开来,带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家庭人物、人的信仰、人际关系、人群之间的矛盾,宛如一个长长的摇臂前端的摄影机镜头,从人物的近景开始慢慢地拉升,而惊奇的的是,当比利的形象被浓彩重抹之后,逐渐地被其他人物取代了主角光彩,而且一个个鲜活生动。

作者的心态一定很年轻,三部曲总给我的感觉是所有的男主、女主人设都是从13、14岁少年少女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开始,

第二个理由,专业人做专业事

作者自己曾经做过记者,而且是做音乐艺术记者,在小说了只要涉及到音乐的,不管哪个年代、哪种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的、黑人的拉格泰姆、蓝调、爵士、摇滚、乡间、民谣、宗教的;如数家珍,我在阅读时,几乎书中每只曲子或者歌都去搜索来听,音乐在三部曲中让当事人在书中或歌、或曲、或调、或弹、或唱、或听、或和;都让你如临其境,有在家里的、酒吧里的、夜总会的、广场的、教堂的、歌剧院的,似乎就是我们自己也经历过一样,非常地熟悉。比如:

“瓦利记得埃尔维斯·普莱斯利唱片《昏乱蓝调》的曲谱,这首乐曲是C调的,相对比较好弹。”

当然,其中也涉及到采煤、炼钢、铸造、纺织、战争、谍战、通讯、外交、历史、政治、司法、议会、食品、生物制药甚至核工业,专业性让人叹为观止。作者自己也承认,只要涉及专业领域他都分别将文稿送到相应的专业人士手上来核实对错,力求无误。

第三个理由,对比才明白变革、进化比剧烈的社会动荡对文明进步帮助更大

在阅读时,我总是协变与对称地思考:福莱特是否也是赤手空拳变成富豪,期间一定是阅历、知识双丰收。洲际游历给了他很宏观的视野。因为他在描述英德俄美这四个国家5大家族中的崛起,五大家族的主角们几乎都是从一无所有成长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他用笔下的无产者(有些是被无产了)的思考,如何在革命洪流、时代新旧观念更替下获取更多政治权益、如何营造以及营造怎么样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欧洲历史上从君主制改变成议会制、从种族歧视离到平等、从同性恋的歧视到获得法律认可,等等,人类文明发展中几个发生在近代的重大事件都被以普通人的视角拉近到读者身边。似乎在用长达200年长的时间维度,去证明民主的思想的普及,以及民主生活的实现需要很多机制去创建、维护并不断更新。

作者在描绘各个时代的主角时,都不断地强调这些男男女女们在思考与发问,他们的下一代将生活在怎么样的国家与环境中。这让我浮想联翩,我们共和国的创立者也是这样想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食品的不安全呢?为什么这些始作俑者不想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怎么样的环境呢?

举例:苏联的专政与同时期美国的种族歧视进行对比,2者都有恐惧,前者全员恐惧;后者却看得见光明。每个制度都存在着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用什么方式解决。摘录美国种族歧视猖獗时期的三段话、苏联时期的一段文字进行交叉比对:

      “ 没有人因为袭击自由之行运动参与者而被捕。当地警方和联邦调查局都没有对袭击者所犯下的暴力罪行进行调查。在1961年的美国,白人种族主义分子可以随意殴打民权运动抗议者,试图把他们烧死——警察对此却听之任之,处之泰然。 ”

      “ 两人一起参观了名为“黑人艺术”的展览。这个展览被一些保守派记者所攻击,这些保守派记者说黑人没有自己的艺术——但在伍迪和乔安妮看来,画家劳伦斯·雅各布和雕刻家伊丽莎白·加特莱特展现出了横溢的才华。”

      “祖父萨默斯经常说:“白人没什么过错,他们只不过不是黑人。”

      “快乐没有让沃洛佳忘了他目睹的暴政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重错误。秘密警察不可言传的暴虐,斯大林对几百万条生命的屠杀,让红军士兵像野兽一样虐待、屠戮德国民众的暴力宣传,这些都使他对从小相信的社会主义准则产生了疑问。他不安地想,德米卡和塔尼娅会在什么样的国家长大啊。不过,今天显然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

我越来越相信,任何一种权利都是需要经过非凡的努力而得来的。比如共和国成立后的男女平等,所有的农民被分配到土地,前者让共和国的女性失去了为远方、诗、理想斗争的勇气,后者失去了中华民族最智慧群体的基因片段。


第四个理由,肯福莱特对女性的推崇,以及在两性关系、爱情的主导地位浓墨重彩,再次佐证:有怎么样的女性就有怎么样的民族。

在小说里,他笔下的女生总是智慧带动着美貌,独立思考又引领着时尚。将很多坚持原则、一针见血的力量都赋予了女性角色,非常有力量、却很自然,毫无违和感。估计作者对爱情的理解是:爱情是帮助爱人成为ta想成为的人。但书中几乎所有的男主都可以对自己的爱人说:“you raise me up!"。特别是在婚姻中,女主与男主的关系,我很想比喻成为女主是政委,男主是司令官,政委培养出司令官。看起来作者对婚姻中的磕磕碰碰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卓有成效。摘录一段话:

      “亲热过后,争吵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既然深爱着彼此,其他事都可以从长计议。他们约好,过段时间再用和平的方式就这一问题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穿上衣服以后,伍迪觉得两人的关系进了一大步。他们在很多有关婚姻的问题上有分歧,激烈地争吵过,但他们好歹和好了,这是个非常好的迹象。”

        “劳埃德很少思索母亲这代人的情感——他们结婚,人到中年,好像这就是全部了——但是今天,他看到了沃尔特和茉黛之间那种强大的纽带,远超于世俗的婚姻关系。”


第五个理由,整本书充斥着人类的理性光辉

比比皆是的宽恕情节,到处都有等待着一个改过自新的人或者群体,作者让男主之一乔与马丁路德金共同亲历,让后者的言传身教让使前者(可以理解为其他人)思考是不是意味着乔爱恋的美女女主玛丽亚(她是肯尼迪的情人之一)会迷途知返而乔会宽恕她的年轻时虚荣。

这个是福莱特擅长的伏笔。但也有可能出人意料,毕竟他也擅长写悬疑小说,有让剧情反转的能力。


第六个理由:福莱特对细节的把控几乎就是把控着读者肾上腺激素分泌阀门。

例子,比如“眼神”,在本书中被福莱特赋予多种含义。直接摘录:

艾瑟尔说,伊维很像她的曾外祖父,艾瑟尔的父亲,先驱的工会活动家、福音派传教士戴·威廉姆斯。作为戴的女儿,艾瑟尔曾经这样说过:“我父亲也有这种渴望荣光的眼神。”

动作:

他回到丽贝卡身边,跨坐在屋脊上。“坐正。”说着他把晾衣绳的末端系在丽贝卡身上,打了个结。伯纳德用戴着皮手套的手牢牢地拉紧了绳索。

睿智的对话:

“你不会想嫁给一个残疾人的。”

“是的,”丽贝卡说,“但我想嫁给你,也会嫁给你。”

表达真爱的情绪

>> “听我说,”丽贝卡严厉地说,“三个月之前我完全不知道爱是什么。我刚刚找到了你,我才不想失去你呢。我们活着逃出来了,我们会继续活下去。我们会结婚,会教书,会永远爱着彼此。”

“我吃不准。”

“我对你只有一点要求,”丽贝卡说,“你一定不要失去希望。我们会一起面对所有的困难,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就能战胜一切的艰难险阻。伯纳德·赫尔德,请你现在就对我发誓,永远不离弃我,永远不。”

两人沉默了很长一会儿。

“请向我发誓。”丽贝卡催促道。

伯纳德笑了。“你真是一头母狮。”他说。

思考:

>> “生活中不是每件事都能有解释的。”

“是的,但有时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细节总会不小心剧透的,有兴趣的你需要自己去探索了。


结论:福莱特几乎让此书中所有的角色都参与到世界文明进步的组成部分里来,从一战的国联到二战的联合国;从贵族制度到工党首相,从宫廷音乐到拉格泰姆再到爵士、蓝调从而更加叛逆的摇滚;从种族隔离到民权运动;从铁幕到柏林墙倒塌,比比皆是。对《世纪三部曲》想怎么解读都可以。当然也因肯.福来特笔下的女性老是比男性理性,而且比男性更加浪漫,更懂的爱的真谛,在恋爱中总是起到导师的角色。有理由怀疑他通过这样的细节隐晦地透露着西方文明的沙文主义优越感。这个瑕疵不掩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924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81评论 2 37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813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64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73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8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00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82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73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97评论 2 31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4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4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02评论 3 30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01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73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4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早晨,我收到了远嫁江西的同学发来的微信:“给我来点文师傅香料包。”还发来一个大大的红包。我好开心罗!终于有同学...
    舍得涂鸦阅读 644评论 2 12
  • 主旋律应该是周六福王春燕为主,因为春燕车祸为铺垫,如果春燕没有车祸,和郑杰早就好了!再说说周六福,男一号!上一部是...
    沈春阳粉丝团阅读 1,502评论 0 0
  • 学习过前面的内容, 我们知道了看财报不能只看特定科目或只看一张报表,必须把三大报表放在一起,综合立体的看才能看出报...
    云竹日松阅读 563评论 0 2
  • 人的精神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内心缺很脆弱,有时小小的打击都会不经意之间让我们伤了心,那么心里的坚强不是自我能给予...
    萧楠身阅读 3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