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会在某天阴雨的天气里,站在躲雨的屋檐下突然顿悟出些什么。 ——题记
打算要码这篇文章的时候,是那天深夜,外面的雨淅淅沥沥下着,听不到什么雨声,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支离破碎的记忆,或高中时同桌间的喃喃细语,或孩童时上树偷瓜弹玻璃球,总觉得那时候的日子很漫长,转眼却已是多年。黑夜总是给人以思考,却从不给人答疑解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播放器上出现了1.5倍速、2.0倍速播放,好让你在很短的时间看完一档节目或电视剧;各种新闻都变成了标题党,不用点开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各种软件APP打出简约牌,极简极速的标签贴的乌烟瘴气……总给人的感觉就是能一秒钟搞定的事绝不拖到第二秒,就算是娱乐享受也不例外。让我恍惚觉得不是别人走的太快,而是我节奏太慢了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我这样,看电视剧用2.0倍速,节省下一半的时间再去看另一部剧,甚至在看脱口秀节目时会觉得正常播放语速太慢,得不到满足,甚至打游戏都会用快节奏的娱乐模式,而节省下的时间,到最后我也不知道用到哪里去了。唯一让我感到时间正常流逝的,是自己看书的那几个小时,毕竟看书的速度再快也得翻页来停顿间歇。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节奏开始变得这么快?快到上一秒我们才熟悉到无话不讲,下一秒就在社交软件的某个角落几乎遗忘。每个人微信QQ或者微博上都有着上百上千个好友,但平常聊天的,除去谈工作好像也没有几个,不是因为不擅长社交聊天,只是圈子里的好友更新的太快,而我们还在不断地下拉刷新。
那时候我们是无话不讲的朋友,以为我们的关系铁得不行,甚至拜把子结金兰,觉得以后会一起闯出片天;
那时候我们是甜蜜温馨的恋人,以为说出的誓言都会实现,甚至一起规划房子,觉得分手背叛都是不可能;
那时候我们总是会开着以后这样那样的玩笑,互相起着各种各样的外号,天真地以为日子就会一点一点这样过去,到最后,我们都忽略掉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时光太瘦了,我们略宽的指缝根本留不住!
那天看到“无论我们最后生疏到什么样子,曾经对你的好都是真的”这句话的时候,在脑海里浮现出很多人,翻翻通讯录,打算说句话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快速的打出“嗨,最近过的怎么样?”,却在发送的那一刻仍然犹豫了,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接Ta的回复。Ta要是讲最近过得挺不错的,那我回些什么呢?Ta要是说最近过得不好,我又能怎样去安慰?我相信你也一样,翻了半天手机,然后再默默放下。
即便哪一天突然看到昔日好友发来的消息,也因为怕不知道回复些什么而犹豫,点开后要是发现只是帮忙投票、点赞的链接,心里却会有些失望甚至失落,我们总是在期待着一些什么,却同样也在害怕着。我们期待着现在的Ta还是我们记忆中的模样,还是会像以前那样交谈,害怕忽然地联系把之前那些美好的记忆打碎,贴上不可回收地标签。
一切美好的,痛苦的,都抵不过时光。
有人说:“这个世界太快,我已经跟不上了”,越来越多的人浮躁起来,找不到目标,看不清未来。其实只是现在的信息太多,我们看不过来,前面的路太密,我们不知道那条合适的在哪里。小时候的我获得信息的唯一来源就是奶奶她们的闲暇唠嗑,上学后在那个网络不流行的年代会去翻阅青年文摘、萌芽等各种杂志,后来啊,电脑手机各种APP不仅方便信息还丰富,但却远不及奶奶讲的老李家的小猪和下课抢着去看的某本杂志。我们总是在迷茫的时候怀念过去,只是因为过去的自己比现在更懂得生活。
当你追赶生活节奏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不妨抽个午后慢下来,找找生活的感觉。那天午后的阳光有些强烈却没有很刺眼,站在阳台上仰望,几朵稀疏的白云如我般慵懒惬意,舒舒服服好像还挺应景,视线收回斜对面的屋顶上一只花猫正慢吞吞大摇大摆的散着步,屋檐下一个头发花白瘦小的老太太坐在花坛上平静的晒太阳。虽然隔得有些远,可依然能感觉看到了她浑浊沉淀了岁月风霜雨雪的双目。
是否走得太快了些,把灵魂也丢在了身后?
我们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为生活的质量努力的奋斗着,城市的喧嚣早已替代了幼时的平静,名利的诱惑让我们迷茫不已。我们早已习惯行色匆匆,也总是习惯说“我很忙”“我还有事”,难道真的那么忙吗?还是忙的只是我们的内心?
生活像一趟旅途,走太快会错过途中的美景,走太慢又会泪流满面,在旅途中我们的行李会不断增加,当我们觉得无法承载的时候,不妨放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