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的那一刻才发现这些年来积攒的词汇是多么的匮乏,有好多思想并没有成形却急于想表达出来,导致的结果就是表达的议题不明确,条理不清晰,词不达意。好在我们的汉字有很强的拓展性,只要大概能表达出意思相信多数人还是能看的懂的。
其实这次不是读三国而是听三国,评书里听三国相比书本和屏幕看三国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袁阔成老师的口技相当了得,仿佛让人置身其中。诸多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加之用词幽默风趣,非书本可比也……
每次欣赏这部著作都或多或少有新的理解和体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先前固有的印象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比如关羽的死是否是诸葛亮造成的?赵云究竟是病死还是抑郁而亡?魏延的谋反是谁造成的?等等等等……这里不一一赘述,只谈谈魏延!
魏延是一位身上承载着太多争议的名将,尤其是"异道会于潼关"的军事战略,更在千年以后充满了无数的争论。魏延用兵,攻则拉枯摧朽,守则固如金汤,攻守自如,张弛有度。
魏延是三国蜀汉中,地位仅次于五虎将之后的第六号人物。在西蜀后期,他实际成了西蜀的支柱。他的悲剧不在于能力不足,而在于能力太强,又个性突出,不太循规蹈矩而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和曹操相持数月后,终于击退曹操,彻底占据了汉中。接下来,刘备即位汉中王,将治所迁到成都。同时,刘备考虑选拔一员重将镇守汉中。
很多人都认为这重任非张飞莫属,但是刘备却把这一重任交给了魏延。可见刘备是十分信任魏延的。
魏延是有本领的,尤其是在蜀汉后期,五虎将相继故去,能够独当一面的蜀将当首推魏延。但他性格也存在着缺陷,他过于自负。 魏延的悲哀在于所托非人,魏延善攻,而诸葛亮一生惟谨慎,魏延好出奇兵,而诸葛亮步步为营;魏延与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不是一般的分歧,而是存在严重的差异。这就导致了诸葛亮对他心存芥蒂。
魏延的军事才能是不容置疑的,对刘备的忠诚和蜀汉大业的挚着也是有目共睹的。魏延为了刘备拼杀一生,到了晚年为什么自己甚至连累儿子都被谋杀了呢?
提起这一点和诸葛亮的人才观分不开,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和军事谋略在三国时期都是杰出的。但是,诸葛亮在用人上比曹操、孙权和刘备都略逊一筹。三国之战,是人才大战。关羽、张飞死后,蜀中人才匮乏,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窘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刘备死后,诸葛亮重用马谡、姜维、杨仪等人。也就是说,重用自己的亲信,有才能的自己人。而对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魏延等人则缺乏热情。
他不相信魏延,他抑制魏延,就可以给自己培养的接班人更多的机会。诸葛亮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将自己的事业交给自己的学生马谡、杨仪、姜维等人,才是重要的大事。而此时的魏延,论资格、论能力,都在马谡、姜维之上。能否将权利和平移交才是诸葛亮考虑的大事。同时,魏延和所有有才华的人一样,有一个通病,就是骄傲。魏延不能继承诸葛亮的事业,魏延的才华也就成为了诸葛亮为马谡、姜维等人扫清接班的障碍。
诸葛亮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时,交给魏延的助手马岱一个锦囊妙计,如果魏延谋反,由马岱谋杀魏延。诸葛亮死后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自己的长史杨仪,病死五丈原。杨仪假传诸葛亮的遗命,不通知魏延就指挥军队撤退,结束了祁山之战。将魏延的部队暴露在敌人的打击之下。魏延认为杨仪的撤退是在葬送蜀汉大业。急忙调动军队堵截杨仪撤退的大队人马,迫使杨仪掉过头来继续祁山之战。杨仪和魏延交替上表刘禅,互相指责对方谋反。结果马岱按照诸葛亮的生前布置,谋杀了魏延。
魏延是个将才,决不是帅才。但是仅仅因为魏延“谋反”而被株杀,也确实说不过去。 魏延将军一不靠裙带,二不靠结拜,他的战功真正是在血与火中拼杀出来的,到头来却被自家人尸首两处,究其原因不外乎孤傲自负。如果魏延不死,那么历史可能会重新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