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经历的“第一次”,都让你忍不住想记录下来。 或是用照片,或是用文字,或是深深地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开心五岁半了,这个春天,开心的牙齿开始给她带来烦恼。
他觉得上槽牙痒痒,时不时带着“哭腔”说: 妈妈,牙痒。 在正式预约牙医之前,我通常的做法是:拿着手电筒照来照去,对着那个黑乎乎的锯齿一顿研究,然后发表一些诸如“可能是有蛀牙了”“需要清理一下了”“改天妈妈带你去看牙医”“漱漱口”“我来帮你清理一下残渣”这样的言论,以缓解她内心的焦虑和身体的难受。
终于,某一天,她的注意力被另一件事情吸引走了——有一颗下门牙开始晃动了!
她惊呼:“妈妈,我的牙齿晃了!”
我赶紧去试了一下,也跟着惊呼:“天哪,你要掉牙了!”
她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这种表情透露的感觉,就好像妈妈体验过的那种,每天都觉得恶心啊难受,检查后医生告诉你:你怀孕了。然后所有的不舒服都不是事儿了,幸福的喜上眉梢。
于是,我们就开始了等待掉牙的旅程。
一、牙仙子到底会不会来?
开心知道自己要掉牙了,首先想到的就是牙仙子。
小猪佩奇里面,佩奇把掉了的牙齿放到枕头底下,不睡觉等待牙仙子可是没有等到,第二天发现枕头底下多了一枚金币,原来牙仙子来过了!
她很纠结,因为她隐隐觉得牙仙子并不存在。
一天晚上,她躺在床上劲劲儿地说:“我可不想像佩奇一样把它放在枕头底下,因为牙仙子是不会来的,那都是童话故事才会有的事儿~”
哈?我脑子里突然很多种回应:为什么牙仙子不能来?牙仙子也有可能来哦!你希望牙仙子来吗?童话里的就不是真的吗?童话是什么?你相信有圣诞老人吗?……于是堵车,最后我的反应是:愣住,然后呵呵呵呵…
她又自己说:“我还是希望牙仙子能来,那样我就得早点睡觉才行balaba……”
同一天晚上,睡觉前,开心又念叨:“如果我第一颗牙掉了,我还是决定要把它放在枕头底下,我想试试看牙仙子到底会不会来。” 我问:“你怎么会知道它来没来过?” 她说:“你就看看枕头底下的牙齿会不会变成金币就可以了。” 我:“哦,原来是这样啊!”
于是我马上去淘宝,买了一枚牙仙子金币。
金币到货的当天,我们要回姥姥家,为了防止这期间她掉牙,我把金币放在了包里,随时准备使用。
二、漫长地等待
开心的上牙齿总是会挤到那颗颤巍巍的下牙,于是她经常吃着吃着东西就突然泪汪汪地大喊:“妈妈,咯着了。。。”
头几次,我很耐心地帮她检查是不是晃得更厉害了,后面喊的频率太高了,我就懒得再接茬了。可是,你越是不接茬,她就越是要吸引你。
那时候我内心特想说:哎呦,不就是咯一下嘛,忍忍就好了呀,那么矫情地嚷嚷个什么劲儿啊!
没有,我没有那么放飞自我,我温柔又有耐心。
我不得不每次都上演认真检查的戏码,用手晃一晃啊,仔细看一看啊, 还会很同情地说:“这时候可难受了哈”“妈妈小时候总喜欢用舌头去顶它,某一天,就弄下来了”
牙齿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她几乎每天都在问:”妈妈,我这颗牙什么时候才能掉下来啊?”
我会说:“嗯…快了快了,我觉得这个星期就差不多了。”
可能过了不到一个小时,她又会问:”妈妈,我这颗牙什么时候才能掉下来啊?“
我特别想说:这我哪儿知道呀,别老絮叨了行么!
但是我还是忍着说:“我也好想知道啊,如果我能说的算,我希望是今天晚上!”
她就不问了,呵呵地笑着。
爸爸给开心讲了个故事:有个孩子要掉牙,把牙齿用线绑住,另一头绑在足球上,爸爸一脚开球,牙齿就掉了下来。 然后换来了爷俩的哈哈大笑。
我说我小时候的拔牙经历。 我们还一起看了基本关于牙齿的绘本。
三、牙掉了
终于,这一天来了。开心的牙齿已经只有一点点连在牙龈上了。
开心的嘴巴里那句:“我好想让它掉了呀!什么时候才能掉啊?”已经越来越频繁了。
下午,我们三个坐在床上聊天,爸爸说:开心,除了用足球把它拔掉,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转。 说完,我们只是一起哈哈笑,我和开心都没当回事儿,我更是没有接着往下想,因为想到可能带来的恐惧和疼痛,干脆放弃。
爸爸说:你试试,自己你试着转一下,不疼就接着转,疼就别继续了。
1,2,3….啪,果然,掉了 。
哇,全家沸腾了!!!
开心找了个盒子,谨慎地把牙齿放了起来,说:“我已经等不及到晚上了,我希望牙仙子能来!“
接着,爸爸进入到了疯狂的自夸阶段:怎么样,姜老师,我是不是一个很会引导的人?我的生活经验是不是很强?我是不是应该转行去当老师?…哎,我真是厉害~ 你那都没用,还是我,哈哈,你好好写一个教学反思…
四、尾声
开心开始沉浸在了掉牙的现实中,晚上去姥姥家拿东西,见面第一件事就是露出自己那个牙窟窿…
接着,她就开始不停地说:“现在,我好想让新牙长出来呀!”
回想这个经历,我觉得自己做得不错,尽可能共情,用我所能,帮她分享惊喜、担忧、烦恼、疼痛…的情绪。这些看似“没什么用”的事情,在牙齿真正能掉下来之前,起到了真正的陪伴作用。也许显得没那么聪明,但是却丰富了孩子的世界。当然,爸爸也确实厉害,他用另外一种方式,更加“聪明”的方式,在最关键的时刻,制造了惊喜。 父母各自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帮助、温暖了孩子的世界,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