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数学老师们说,时间、质量、长度这些知识每个学期都会成为难点,苦口婆心讲了又讲,练了又练,然学生依然虐我千百遍的错了又错。
例如:小明身高是135(米),一辆小轿车重4(千克),刘翔110米跨栏跑用了大约12(分)。像这样的错误大人看上去是十分荒唐可笑的,但对于孩子来说跟做错了5+7=11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这一类抽象的概念讲起来并不容易,它不像是计算题的算理,不像是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等,这些单靠老师,单靠课堂就能掌握,并且能准确理解的。而这一类抽象的概念需要更多的生活经验,需要在潜移默化当中去感知,去体会的。
从一年级上册开始接触时间,认识整时,就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是不知道时间是什么的,脑海里完完全全没有任何这个方面的常识。他们第一次接受的知识就是老师灌输给的“死”的知识,一切的认知都是从生硬的理论开始。于是就自然而言的出现了死记硬背的东西,有时候脑子一迷糊,把背的东西搞混了就出现了上面那些严重的荒唐的错误。
因此作为家长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的做好相关知识的渗透,比如时常和孩子们谈论一下家人的身高、体重,去购买的水果蔬菜的重量等等。谈论一下时间,起床时,吃早饭时,睡觉时等等大概是什么时间,看电视大概用了多久,当然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认读钟表那就更好了。让孩子把这些抽象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就更容易些,不会出现大的理解偏差
作为老师,在授课时就要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给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直观感觉。
当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这样的描述:一厘米的长度大概是指甲盖的宽度,一米的长度大概是小朋友两臂之间的距离。可以帮助建立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的度量办法,在区分厘米和米的单位时,建立标准能否用伸开的两臂把要测量的物体抱住,通常情况下,能抱过来的就用厘米,不能抱过来的用米。另外,人体的高度一般介于1——2米之间,若是用一百几十几那一定是厘米。这样一来,大多数都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例如,一棵大树高15米,一座教学楼高12米,一张床长2米(因为这些都不能用两臂抱住)。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度是17厘米,别针长3厘米(因为这些都能用两臂抱住)。小米身高145厘米,爸爸身高1米78厘米,(身高范围及最常用的两种表示方式)。
相对于长度来说,孩子们对时间的感受就更弱了,毕竟在学习长度时还可以用身体部位等去感受一下,甚至可以拿出测量工具来测量。长度隐约还是看的见摸得着的,但是时间就真的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琢磨了,若是没有一点点生活经验,学起来真的是困难重重。
当你兴致勃勃的讲了几节课下来,却发现有很多学生在脑海里根本什么都没有,早上起床大概是5时,12时,甚至连时间的先后关系都没有什么概念,像10时吃早饭,8时去上学等错误都很长常见,这问题就特别严重了。这就需要老师们尽力给补上这块知识,不论一天当中什么时候上课,都让孩子们一起看一下时间,谈论一下现在的时间。还要布置一些实践性的小作业,上学期间每天记录起床、早餐、上学、下午放学,吃晚饭睡觉等时间。周末节假日记录一天当中重要活动的时间。不断在生活实践中感受一天的时间变化,感受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时间段的大致时间。
在处理刘翔110米跨栏比赛大约需要()。这个题目鉴于很多学生填了分,我利用课间操时间,让所有学生去操场参加110米跑步比赛,并记录自己的成绩,当所有孩子完成比赛,正确结果也就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并且印象深刻,这就是来自实践的力量,倘若简单的告诉孩子们正确的答案是什么,那一段时间过后很多同学又将陷入了马冬梅还是孙红雷的尴尬中。
再来说质量,一般我们认定的标准:特别重,什么是特别重这个并不好界定,但可以具象为——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搬不动的,比如一头大象重3吨,一辆小汽车重2吨,一座桥的承重为20吨等等。克一般用于表示特别轻的物体,同样我们给出,用一个手就能非常容易的拿起来,几乎感觉不到压力的,比如一直粉笔重,一张普通的书纸重,一颗樱桃重等等。那介于这中间的大部分多用千克来表示,千克的具象感觉要应该是有重量的感觉到费最大的力气仍能拿得起来,比如一只鸡,一篮子苹果,一只山羊,一个人等。给出这样的直观感受当遇到问题时,孩子们会去考虑,我拿得动吗,能感受到重得感觉吗?从这两种体验去给出判断的结果会比较准确。
让知识更贴近生活,将难解的数学融入生活,数学变得更加简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