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靠知识挣钱,本质上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原理。
也就是一个知识,我比你先知道,比你先理解,比你先实践,然后我还比你先说出来分享出来。
那怎么让自己一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领先地位呢?
我的秘诀是,源源不断的大量阅读。
所以想要做知识服务,下面我的这6个阅读习惯希望能帮助到你。
1. 一天一本
商业类和畅销类的书籍,我每天都是一本书的速度。
使用的方法也很简单:
- 预览:先目录和序言,搞清楚这本书的架构,就像去游乐园,先看一遍地图一样;
- 扫读:快速将整本书扫一遍,标注感兴趣的图片、关键字和结论部分。这就像拿着地图快速的把整个游乐园逛一圈,遇到感兴趣的或者难的地方也不停下,只是做标记;
- 跳读:根据80/20法则,只读感兴趣的部分,这就像拿着带标记的地图,重点去游玩最感兴趣的几个点。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商业类和实用类书籍,可以让我快速的提取出书中一些对我有用,我感兴趣的知识点。
推荐阅读:《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王者速读法》
我的旧文:如何用30分钟读懂一本书?
2. 限时和记时
我的阅读时间每天最多是两个小时。
我拿起一本书的时候,就会打开番茄钟。
番茄钟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标示”让我保持专注;
另一个好处是:我可以知道读一本书都花了多长时间。
阅读应该成为一个自然的习惯,而不是强制性的任务。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你只需要每天25分钟(一个番茄钟)的时间,不要在乎自己读了多少,也不要赶进度,就是记录自己在阅读上的时间开销就好。
几个礼拜之后(21天),你会发现,普通一点的商业类和实用类书籍,就算一本书从头翻到尾,也只需要6,7个番茄钟就够了。
3.当国王
我们很多人都会觉得一个作者写出一本书,我们就应该像对专家一样对待他,所以我们会毕恭毕敬,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生怕错过了专家的任何智慧。
我们怎么判断一个老师的课讲得好不好呢?
他讲得很专业和让我们听懂了,哪个更重要?
阅读的本质是为了获取知识。
如果一本书里的东西很专业很高深,但是你看不懂,这对你就不是一本好书。
所以,我阅读的时候,都是“国王脾气”。
- 到处批注,讲得好我就写出我感叹,写得烂,我就在旁边讽刺
- 专家都是我的“仆人”,我有问题就从书架上让他们回答,我明白,他们就滚回书架去;
- 让我根本无法理解的,都不适合我
- 讲得都是我已经知道的,我也不会浪费时间
4. 换挡
很多人说,小六你这样阅读会不会太功利了?
这个问题,其实早在一年前,我就回答过了。
职场类阅读,就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但是请注意,即使像《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的书,也在开头就明确告诉我们,提高阅读效率的方式,主要还是适用“实用类”书籍的。
小说,历史,哲学,思想类的书籍,我们自然不能像吃快餐一样。
因为目的不同,所以我们读不同类型的书籍的时候,采取的方式也会不同。
- 快速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知识点,类似拆书帮RIA便签读书法的精读方式也值得尝试;
- 读采铜老师的《精进》,有些地方你可以快速阅读,有些地方你需要精读,这就像你开一辆手动挡的车,遇到高低起伏的地形,会不断的换挡一样。
阅读的时候不断换挡的思维,会让我们对自己的阅读能力不断打磨。
所以,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深度学习,这些你都需要去掌握。
学会阅读再阅读,在适当文字片段中使用不同的档位,才是高效的阅读者。
5. 种草
如何快速成为一个领域专家?答案是不可能。
但是我们可以先培养专家的思维框架。
刚接触新的知识领域的时候,我会采用“种草”的的方式。
也就是先入门,像撒上草籽一样,先大范围播种,然后等待。
比如我最近在学DISC,里面设计很多新的知识和概念。
我的学习方式就是,先针对各个知识和概念,做入门级的了解。
我们关注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所以,当我们在大脑里撒上这些草籽之后,我们就会可以去留意和观察外部的信息;
看看有哪些有营养的内容可以让这些草籽发芽。
然后我们大脑里原有的知识库也会像地下水一样,不断的给这些草籽提供水分,让它们变得成熟起来。
- 种草籽,建立基础框架
- 不断收集外部信息,
- 不断汲取内部知识,做关联
有了这三个步骤,思维框架会越来越健壮和丰满,撒下的草籽先变成草地,再变成灌木丛,最后长出大树。
6. 一扫而光
我还有一个阅读习惯,比较费钱,但是效果很好。
就是一扫而光,尽可能将和这位作者或者这本书的参考书目全部买过来读。
像我读完一个作者的书觉得很好,我就会把他写得其他书籍都买过来;
比如读完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被他写故事的功力吸引,我会把其他的书籍都找过来。一本书不太能看透一个作者的文笔,但从几本书里共同分析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秋叶大叔的书,《如何打造超级IP》、《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我的网课创业》、《社群营销 : 方法、技巧与实践》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研究一个你喜欢的作者的写作手法。或者一本书很好,我会把他在书中提到的其他书籍,也悉数买过来;
比如《精进》这本书中,采铜老师在他的公众号里公布了一个长长的参考书目。
如果这本书你觉得特别好,去追本溯源,将这些参考书目都搞到手是一件非常聪明的事情。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你会得到比作者更近第一手的资料;
二是,你容易从作者给你的简单知识体系,构建属于自己的更强大的知识模型。
但这种阅读很费力气,需要你学会快速阅读和主题阅读。
费钱,费时间,费力气,但是相比我们漫无目的的阅读,这种方式效果是最好的。
小结:
目的决定行为。
6个习惯每个人都能掌握,但是做不做得到,必须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仅仅是让读书成为陶冶情操的一部分,那我今天的内容对你来说一文不值;
但是如果你想靠知识来变现,大量的阅读(输入)是你高频率输出的必然基础。
不去做,然并卵。期待你的行动。
END.
我是彭小六。
在三线城市生活,白天是上班族,晚上是知识服务工作者。
读完我的文章有收获,记得打赏、关注和点赞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