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的学年开始,又有一批孩子升入小学,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每一位新生家长最迫切的需要。为此,作为一个身兼母亲、老师、学校管理者、家庭教育指导师几重身份的我,跟新生家长分享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以下是分享的全部内容。
尊敬的各位家长:
早上好!欢迎大家成为碧海大家庭的一员,从此刻开始,因为一个孩子,我们开启了属于我们彼此的缘分,这份缘分如果没有大的变化,至少要持续六年,六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那么,我们怎样一起度过这对于我们和孩子来说都至关重要的六年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引言】
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在她的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里表达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对教师的期待,她说:“……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应该说,这是你们此刻心情的最真实写照吧!我跟你们的心情自然不同,我不仅读出了你们对孩子的爱,对老师的期望,还读出了这样的意思:“爸爸妈妈啊,当我把一个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我读出了世界对你们的期待。
是的,你的孩子不仅仅是你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还是社会的孩子,是自然的孩子,是世界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我们的孩子,就不仅仅是你和我的责任了。但是,从另一个意义来说,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老师则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所以,多年以后,孩子们会成为怎样的青年,与你我关系重大,只有我们携起手来,才能成全孩子美好的未来。
我在这里用了“成全”一词,而不是用“创造”这个词,一来因为“创造”这个词已经用滥了;二来,我以为“创造”这个词更多的体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改造,但教育更多的是挖掘孩子的潜力,为孩子提供成长所必须的环境,所以我以为用“成全”更能体现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生命的尊重,体现父母和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退让和服务的态度。
那么,家校如何携手才能成全孩子美好的未来?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孩子从出生到小学阶段的一些成长特点。
【一】孩子童年成长的几个重要时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一个人的病,病根如果在童年,那么是很难治愈的。”孩子的童年期,通常来说就是指的小学阶段,也就是13岁以前,有人曾经把孩子13岁作为一个成长的分水岭,可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个时期是非常关键的。这个时期我们又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0——3岁 这个时期,有人把它叫做“黑暗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尝试与世界建立联系,尝试了解这个世界。由于不会说话或者词汇量少,他们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愿。因此,在这个时期,特别需要父母的身体投入,需要父母时刻的陪伴,以帮助他建立起安全感、信赖感以及被爱的感觉。这时候,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陪伴,最好的方式就是共情。
2、第二阶段:3——13岁 这个时期,我把它叫做懵懂期,因为这个时期,孩子通过观察世界、发现世界,逐渐对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又不够多,不够全面。同时,孩子在了解世界的同时又慢慢地发现自我,建立起一种自我意识,常常以逆反、对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与不满,表达自己对自立的渴望,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他们对世界、对自我都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阶段,所以我把它叫做懵懂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尊重和陪育(陪伴和教育),这个时期也是教育最有效的时期,过了这个时期,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第三阶段:13岁以后 这个时候,孩子就进入了我们常说的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自我成长期,这个时候的教育往往以孩子的自我教育为主,当然,适当与巧妙的引导和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教育最有效的时期,所以抓住进入小学这个起始处、抓住小学这个关键期,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二】最让老师头疼的几种家庭教育典型现象
但是,在最近十来年的工作中,通过与家长和老师的接触、了解,发现以下几种典型的家庭教育现象最让老师头疼:
1、对比引发的焦虑
我始终记得我的孩子五年级时跟我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你们这些做妈妈的,最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了,我真不明白有什么好比较的,都不是一样的孩子。”
这句话给我的触动很深。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就是竞争的世界”,确实,我们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对比,比分数、比个头,比获奖的多少、比参加培训班的多少,各种各样的对比使我们陷入了盲目的、无穷无尽的焦虑中,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输给了别人,总以为一旦孩子输了就输掉了整个人生,可是人生明明是一场马拉松,输掉这样小小的竞争算什么呢?何况大多数这样的竞争还都是无意义的呢?美国学者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给我们提出了警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自然也有自己的短板,既然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和短板,又有什么焦虑的呢?与其焦心地去对比,不如耐心陪伴孩子,认真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板,进而有意识地帮助他扬长避短,其实我们一直都是用自己的长处在这个世界立足的,不是吗?
2、担心引发的放任
在工作中,我还接触过一些家长,因为听多了孩子轻生的新闻,对孩子各种担心,话说重了怕影响了孩子,要求严了怕苦了孩子,学习任务重了怕累了孩子,老师批评了怕伤了孩子,于是说话做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好对孩子的一切都放任自流,甚至还有的“只求他平平安安的,其他的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我要说,有时候偏偏是怕什么来什么,越是这样,孩子越脆弱,受不得半点委屈与挫折。看起来这样的家长好像对孩子宠溺过度,实际上这样的家长恰恰缺乏了对孩子缺乏的关注,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充分的爱,就能走进他的内心,了解他的想法,知晓他一言一行背后的原因,这样就能及时给予孩子有力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这样的孩子自然不会内心脆弱以至无法承受困难与挫折了。
3、无知引发的无奈
在平时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罚也罚了,可是他就是不改,我们也没有办法了。”我们可以明显从这句话中听出一种无奈。说这样的话的家长,往往有两个特点,一是教育方法比较简单粗暴,二是不愿意发生改变。他们遵循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或者“我的父母不懂教育我同样成长得很好”的心理,既不愿意去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也不愿意去研究孩子的心理,也不懂得去观察、分析孩子的行为,更不要说去学习一些教育和亲子沟通的方法了,出了问题只会简单粗暴地吼叫、怒骂、训斥,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无知和无奈。我想也都是因为自身缺乏学习的缘故。
4、情绪引发的对立
还有一种父母,一开口就会引发孩子的反感,产生敌对情绪,或者恨不得立刻逃离当时的环境,这是长期的沟通不畅或地位不平等引发的情绪对立。其实,很多时候,父母跟孩子的情绪对立多来自于父母自己的面子和权威,我就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那是儿子三年级的时候,一次给他辅导作业的时候,发现一道非常简单的数学题他都做错了,我当时就气不打一处来,对着他一顿狂吼,然后就丢下他走开了,可是二十分钟之后我再去看他,他还停留在那道题那里,我更生气了,动手打了他,最后那道题还是没有做。第二天放学回来,他告诉我:“妈妈,昨天那道题目我一到学校就会做了,可是,你凶我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根本就不会思考了。”现在想来,我当时之所以会暴发情绪,就是因为孩子一道简单的题目不会做,挑战了我的面子,而孩子在我凶他打他之后,可能也陷入了沮丧的情绪之中,很有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认为妈妈心里只有题目而不在乎他。
除了跟孩子的情绪对立,有的时候有的家长跟老师也会产生情绪对立,这种对立往往也是源于个人的面子,只要老师说自己孩子的不是,就认为老师是在批评自己,于是很容易就陷入了负面的情绪之中,负面情绪一上来,沟通就被阻滞了。
以上的这些现象,常常让老师们也感觉束手无策。那么,这些现象应该怎么破?我想,家长与老师一起不断学习,家校携手共育,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
【三】家校共育是对孩子最好的成全
正如我上面所讲,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老师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只有父母跟老师携起手来,共同学习达成共识,分工明确密切合作,才能成全孩子的美好未来。
1、学习,达成共识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父母和老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
(1)孩子的生命永远要放在他成长的第一位
由于传统教育中“不甘人后”的观念的影响,以及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所带来的压力,很多家长一双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业成绩,既不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也不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认为只要成绩好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时间的长度,孩子之间的竞争除了智慧的竞争,还有体力、耐力、意志力的竞争,身体垮了,父母对孩子的一切设想都会成为泡影。所以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无论孩子遭遇到什么,都必须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哪怕是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父母也应该让他明白,父母只是对他做的事情很生气,但是对他的爱是不变的。
(2)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要慢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的事情,对孩子来说,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接受,需要反复地练习才能学会。我们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或孩子的成长,吃饭、走路、说话,这些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的小事,孩子是经历了多长的时间,经过了多少次反反复复的训练才学会的;那些在大人看起来很容易明白的道理,在孩子那里有的时候就很难想明白,必须经过重重历练或很长时间的沉淀才能完全弄懂;一个孩子从婴儿成长为儿童,从儿童成长为独立的成年人,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对孩子的成长操之过急,要理解、接受并尊重孩子的缓慢成长,在孩子犯错时不着急、不斥责,因为孩子在16岁之前基本上是没有自我修正错误的能力的,他们必须通过不断地犯错来获得成长。
(3)建设家庭日常比教育重要
我们古人常说,言传身教,其实身教比言传更重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它必须要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去,父母自身的行事方式就是最好的范本教育,就是最好的不言之教,就是最好的“浸润”式教育。全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游玩、交流,教育就蕴含其中了。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日常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父母的陪伴,感受到父母的关注,也感受到父母的一言一行,这些都会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身体里,对他的行为、他处事的方式、他与别人的关系以及他自身的安全感的建立,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常常会说,孩子行为就是家长行为的投射,很多孩子的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
建设家庭日常,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 “下班的路就是回家的路”,二是“晚餐时间就是一家人的欢乐时光”,尤其要说的是,晚餐时间千万不要说教,吃饭就是吃饭,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当天的学习、工作、生活,也可以聊聊当天发生的趣事,记住:餐桌不是讲台,父母不是班主任。
(4)每个孩子都应该且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里我强调了三个词:应该,可能,自己。“应该”说的是本应如此,也就是说,从生命成长的规律来看,每一个孩子都有向上的愿望和向上的力量,他们都应该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可能”指的是父母老师共同的努力能帮助孩子将向上的愿望变成可能,让孩子将向上的力量得以充分体现,使成为更好的自己变成可能;“自己”意指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要成为的是他自己,而不是父母的影子或者父母理想中的他,父母和老师都必须了解并尊重这个事实,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努力帮助他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掘自身的潜力,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有可能。
2、分工,明确边界
虽然说父母与老师在认识上要达成一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但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毕竟还是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因此,家校的合作还要特别注意区分各自不同的分工,对于父母来说,主要侧重于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习惯的教育、人格的教育、品行的教育 ,而老师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集体的教学、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知识层面的教育以及集体环境下的习惯、人格、品行的教育。这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形式与方法上的不同,作为家长,既不能把所有的教育工作甩手给老师,也不能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指手画脚,而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掌握孩子的各种动向,与老师携手帮助孩子成长。
3、沟通,携手同行
(1)常沟通,力达共识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通过沟通,可以了解原本不了解的事实;通过沟通,可以交换彼此对事物的看法;通过沟通,可以理解不同立场的观点;通过沟通,还可以达成共识。
心理学上有一个“曝光效应”,说的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之中,一个人在自己的眼前出现的次数越多,自己越容易对其产生偏好和喜爱。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家校合作中,如果跟老师沟通交流比较多,也许老师对于孩子的关注也相对会比较多,比较细,彼此之间对于孩子的了解会更多,更容易共同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教育,同时,由于沟通交流的增多,彼此对问题的看法也容易互相了解,彼此碰撞,也就更容易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2)有分歧,求同存异
当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家长与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出现分歧也是难以避免的。这个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做的是加强沟通,尽可能消除分歧;另一方面,如果确实难以达成共识,就要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只要不是非常大的原则性问题,大可不必缁铢必较,非要分出个胜负输赢来。孩子面对的对象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可能有些不同,另外,父母思考的角度与老师思考的角度也可能出现不一样,这样,父母与老师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不一样,也就在所难免了。
(3)齐携手,共促成长
对于一个孩子的父母和老师来说,这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他们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对于他的最好的成全就是父母和老师携起手来,共同为他培植最适合的成长土壤,帮助他健康、茁壮地成长。
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要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都要学会多讲故事,少讲道理,要学会控制情绪,懂得区分事实与道德评价。
【四】总结
总之,在教育观念上,要牢记孩子的身体要放在知识的学习前面;在教育方法上,要记得耐心的倾听要放在正确的引导前面;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肢体语言要放在道理说教前面;在家校合作中,自身的学习要走在达成共识前面,家庭要站在学校前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家校共育,成全孩子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