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爱红老师在亲爱的生活群领读《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周六的早上九点半,我紧赶慢赶跟上老师的节奏,虽然我有过预读的,但感觉好多点滴的细节像是没有读过一样,信息量更大,需要慢慢消化!
思维的习惯
每个家庭总有一些习惯,周末的早上醒来是在床上刷刷圈,还是每个家人各自拿起书安静地读一会?是醒来就做早餐,还是先做一会晨间日记?是出门运动,呼吸新鲜空气,还是赖床冥想?是出门爬山,还是要赶去加班?是桌前课子还是自我培训?这些都是家庭里每个家人那么长时间里相互磨合,形成的习惯。
这些习惯是生活的点滴细节,是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
然而,《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说的不是上面所说的生活方式,不是花哨的技巧,是思考方式,是思考的习惯。通过这些习惯的思考方式,我可以知道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一个和睦家庭的三个要素
《7习惯》的作者柯维说:一个和睦家庭,也有90%的时候偏离轨道!关键在于他们确切地知道家庭的目标在哪,知道轨道在哪,知道在偏离的时候寻找到方法,因此总能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轨道上来。
所以,一个和睦家庭要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家庭的目标(比如说每个家人的和平相处,比如说每个家人都积极参与家庭互动,比如说互相倾听的氛围,比如说教养孩子独立自主)。
我没有想过我家的目标是哪里?或者说家庭宣言是什么?大概是:家人间的相互倾听,能够get到家人的需要;每个家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独立空间,能够自由呼吸,做自己;对孩子无条件地爱;对孩子的教养目标是有自己的爱好,能独处,有自我培养能力。
如果中间偏离了怎么办?我想是真诚的沟通吧?按照我们的目标坐下来静心沟通,相信每个家人都有一颗真诚的心,总能回到正常的轨迹。
我只是自己这么想,我想我会找机会和家人探讨,你知道的这种有仪式感的事情在中国家庭好像不太那么容易。
第二个是飞行计划,比如说讨论家庭宣言,计划特别的家庭时间和每个家人的一对一时间。
我喜欢爱红老师的实践。在家里找一个漂亮的盒子,取名“养鸡场”,用来收存每个人手机,家庭吃饭时间都不会被打扰。约定家人间的“一对一”时间取名为“今天你归我”。
我家娃和娃爹的专属时光就是他们的游戏时间,两人互抢一个娃娃,简单的身体撞击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哈哈哈。家人间的互动总是能令人心中盈满幸福感!
我也喜欢我和大宝的专属时光,一人拿一本书,在一个屋子里却互不打扰。一起看电影,吃甜点,一起逛逛街边小店。多美!
第三个是罗盘,我以为罗盘是方向盘,老师说罗盘是系统,是掌握方向盘的那个人。这个人需要知道终极目标,知道方向,知道遇事时如何处理复杂情境。一个好的罗盘手,总能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想起阿帆给我们讲过,对于先生的意志,她把他当作一个在开车的司机,先生在主方向盘,她只会提出建议,但不会伸手去掰乱方向。对于个人意志的尊重,有这样形象的图画时刻提醒,再好不过。但在家庭里,罗盘手除了个人意志外,还需要带着每个家人一起往目的地走,我想我家罗盘手是我娃她爹。
7习惯
令人惊讶的是,家庭的7个习惯,却是从自己开始,从自己做起,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
是告诉他人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要求别人要怎么做?有人会问,有区别吗?当然有,但区别只有你自己做了才能懂!(哇咔咔)
蒋勋老师在《舍得 不舍得》里说:能柔软是智慧,能柔软就有包容,能柔软就有慈悲。
在家庭生活里,柔软更是智慧。柔软,不需要强硬。家是一个柔软的地方。
PS:顺便记录老师推荐的7习惯系列书,老师说这个组合很完美!谢谢爱红老师!
老师说要刻意练习,文中我已完成老师随堂的思考作业。朗读序言和刻意练习我将随读书一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