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却因为写了一部人们把它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相比较的书而感到甚受恭维。我希望拙作(《时间简史》)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样使人们觉得,他们不必自处于伟大的智慧及哲学的问题之外。——斯蒂芬.霍金
一
初读这本书,大概是在七八年前,当时流传的还是另外一个译本《万里任禅游》。以当时有限的认知水平,自然是看的云里雾里,除了觉得这个书名还算挺酷之外,并没留下太深的印象。
第二次看到这本书,名字已经换成了现在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更奇葩但也更接近原义)。2012年,开始组织读书会,遍寻自虐烧脑型著作时,重新拾起阅读。
一个台风大作的周末,独自窝在出差的酒店里,沿着鬼魅般的斐德洛的思想脉络,在所谓古典的认知和浪漫的认知中兜兜转转。颇感启发之余,也隐约担心这本神神叨叨的书会不会把人看的有点魔怔。
最近,从教育从业者的角度,又重新翻了翻这本书,少了几分对终极问题钻牛角尖式的探寻,倒也别有一些新的启发。
二
天才和疯子本在一线之间。而本书的作者波西格(也即书中描述的斐德洛原型),正是一个在天才和疯子的十字路口徘徊的家伙。
波西格有着化学、哲学、传播学跨界的专业背景,后来又去教授修辞学。不过相比于这些学术背景,他更独特的经历,是曾经因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和忧郁症,而多次被送进精神医院,接受28次的休克疗法。
波西格精神分裂的原因也挺特别,既不是感情破裂,也没有遭遇破产,而主要是因为“对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和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倍感困扰。“
这样的原因,对于东方文化下,更愿意追求“事功“,力图“经世致用”的我们,显得多少有点不可思议。
“不疯魔、不成活“,也许,正是因为作者复合型的知识背景和相当诡异的人生经历,才让他能够写就这么一本难以复制的“奇书“。
本书虽然不算大众视野内的畅销书,但拥趸却着实不少:在科学界,教父级人物斯蒂芬.霍金对其极尽溢美之词,因自己的《时间简史》能与该书并列而备感荣幸;而在娱乐圈,“江左梅郎“胡歌也对其倾情点赞,在Elle的、访问中还专门拿出这本书为大家朗读。
就内容而言,这本书的风靡,自然与其深刻的内涵有关,当作者关于“良质”的思路陷入阻塞时,来自东方《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的叙述,给予了他极大的启发;而书名中的“Zen”,虽然与中国人理解的“禅“有所出入,但也和禅宗的“言语道断,不立文字”颇有关联。西方科学+东方哲学,确实是当下的流行款。
不过,今天,咱们暂且不对这本书的哲学思想做过于深入的探讨,而是侧重于其中对教育方面,重点聊聊“良质“和“文理分科”之间的关联。
三
“读文科,还是读理科?”
从孩子读中学开始,这个问题就横亘在学生和家长的面前。虽然当前取消文理分科在实践层面已经开始操作,但文科和理科之间的巨大隔阂,恐怕仍然是短期内难以突破的鸿沟。
以笔者本人为例,记得还在很小的时候,一干亲朋好友就根据我的日常表现,发现了我适合学文而非学理的一些迹象,比如说:
l我经常会把杯子等物品放在桌子的一角,导致摔破,这显然是不太适合学立体几何的表现;
l动手能力不太强,和善于拆拆装装的小伙伴们相比,一看上去,就不像是能把物理学好的孩纸;
l还算博闻强识,喜欢读文学历史,学个文科神马的应该错不了。
对于这样的评价,我自己也颇以为然,虽然小学奥赛也拿过不大不小的奖,中考时物理、化学接近满分,但内心的声音一直在回响,理科迟早要崩溃,只是时间未到而已。
果然,刚一进入高中,物理学习就出现了阻塞:几个小球相撞之类的动能动量成为了我的梦魇,对电梯升降的重力加速度也一直不明觉厉。于是,高二文理分科时,便心安理得的果断学文,从此与安培、伏特和阿伏伽德罗等一干大神相忘于江湖。
可惜,人生八苦中的一苦,便是“怨憎会苦“。由于本科时学的是文理兼招的金融专业,再次和数学狭路相逢。面对看上去就和人文气息不搭边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部曲,感到实在面目可憎,成绩不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瞬间,觉得高等数学其实并没有那么乏味。记得一次在学习线性代数的矩阵的时候,难得顺畅的解对一道题,突然觉得,这个看上去庞杂而无趣的矩阵,其实也自有一种对称和谐的美感。
不过,这样的感觉稍纵即逝,就连自己也觉得只是一种妄想。此后,还是继续沿着对自己的数学思维高度否定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其结果,也打消了自己沿着金融专业继续深造的念想。
复盘一下这个过程,其实挺有趣。身边的不少朋友也和我有类似经历,理工科知识学不好,倒未必是这方面的智商如何“拙计“,更多的时候,可能是一看到长长的推导过程,就因为心中的思维定势而感到厌倦。正像本书中的艺术家约翰,一看到修理摩托车时的油污和零件,就立马觉得,这些并不属于自己的世界,而想迅速逃离。
试想,如果一位老师能够在很早的时候就启发学生,如何在抽象的符号和演算中发现美,很多人的人生,也许会因此而有所不同。而发现美的眼睛,便与这本书中反复提及的“良质“有关。
四
在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最要紧却也最难懂的,大概就是贯穿全文的“良质“(quality)这个词了。
以中文的博大精深,竟然找不出一个已有的词语与之对应,而只能生造出“良质“来翻译,这个理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也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对良质倒是进行了一些解释,比如说:“真实总是存在你所看到的那一刹那,且在你没有意识到之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真实,这种意识之前的真实,就是斐德洛所谓的良质。”不过这种解释,看完之后,好像依旧迷糊。
其实这也难怪作者。在习惯了二分法的世界当中,解释“良质“,确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拿起你分析的刀子,把它放在良质这个字眼上,轻轻地敲它,不需要费多大的劲,整个世界就会一分为二。
回归到英文的“quality”的本义,也会有些启发。在《老友记》的一个桥段中,Chandler质问三位女性好友为何刚一见面时,都断定他是“同志”一枚,几人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最后,还是经常语出惊人的Phoebe给出了比较圆满的解释:“You have a quality”。
所谓良质,或许也正像钱德勒童鞋的这种“ Gay Quality”,难以名状,却切切实实存在。
进一步说明,波西格将人的认知划分为两种,古典的认知(主要依赖理性和法则)和浪漫的认知(以丰富的灵感和想象力为特征)。
如果没有“良质”的参与,古典认知的人认为浪漫的人轻浮而缺乏理性,心情起伏不定,不值得信任;而浪漫的人则认为,古典的方式显得沉闷,呆滞而丑陋;没有良质的参与,学生学习大量的写作技巧,写作能力却只能变得更糟;把“良质“抽离出去,人类的艺术、诗歌、运动、游戏等都会消失,而只剩下朴质(Squareness)。
综合以上,个人理解,“良质”可能会出现在如下的场景中:
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但究竟好在哪里,却很难用语言描述,这种“好”,正是“良质”在起作用;
在充斥着油污和散落零部件的混乱中,优秀技师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迅速的把一辆摩托车修理好,心中充满喜悦,这种从容,也和“良质“有关;
千千万万家优秀的公司,长期止于优秀,却一直迈不过去那个名曰“卓越“的槛,从优秀到卓越,同样需要“良质“的加持。
五
在教育领域,思考所谓“良质“的价值,自然不是仅仅为了围饶这个有些晦涩的名相打转,而是有其实用价值:
1、在家庭教育方面,除了让孩子理解知识、学习技能外,可以尝试培养孩子在各种学科中发现美的能力,除了比较显著的文学艺术之美外,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因其和谐、有规律而产生的的美,更加值得关注;
2、在选择专业时,如果是在本科毕业后有明确深造意愿的学生,高考时不妨选择一些数学、哲学一类的基础学科作为本科专业,因为在这种接近本原的探寻中,更容易寻找到让自己受益终生的“良质“;而等到硕士博士阶段,再去研习更具实用性的二级学科,如金融、法律等,可能有更高成就;
3、运用“两分法“贴标签,为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但也因为这一体系中有太多割裂,而使我们缺乏整体的观念。在教学或个人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尝试打破学科之间和观念之间的壁垒,少一些非此即彼的对立,多一些融会贯通的整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摒弃文科生就应当天马行空、而理科生则必须不苟言笑的刻板偏见。用一位知乎网友“著微”的话说:“理性、感性与否,只是方法论的差别——理科、文科、工科的差别也并非是理性、感性与否。”。
过分强调无拘无束的率性,造就的往往并非艺术家,而是落拓不羁的边缘人;而工作生活一成不变的人,则往往成为匠人;真正的大师,往往都是能在自律和跳脱之间收放自如的高手。
去年,《禅和摩托车维修艺术》的大拥趸、超级理工男霍金先生开通微博;其后,霍金老先生表现出的强大文艺范儿,让广大网友大呼意外。其实,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本来就和文科理科无关,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