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阶段,我为自己确立的读书主题是关于“如何高效阅读和提高个人写作技巧”。我参照拆书帮的"RIA便签读书法”,通过阅读原文片段,将原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下一步行动三个步奏,记录自己的读书感悟,从而明确自己的目标。
R(阅读原文片段):现在中学里,先生多教的是选文,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或是现在的人做的,如鲁迅的《秋夜》,或是古时的人做的,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这些文章本来不为你们写作的,是他们讲述自己经验的东西。你们年纪这么小,经验又少,当然看了难看懂。
——节选自《文心》
I(复述原文):有些文章里内含作者的自身经验,而经验少的青少年或无此经验的读者,不好理解文章。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初中时代,在语文课中有两类文章我是似懂非懂,读得特别痛苦。一类是古文中的诸子百家散文,另一类就是鲁迅的文章。因为在当时,对于孔子等生活年代的历史事件不太熟悉,也不能够很好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加之文言文的确晦涩难懂,所以一直学不好诸子散文,更不用说去提炼他们的思想了。而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因为同样对他所生活年代历史背景的不了解,所以读起来也是沉重而无味。但是经过几年年高中文科班的历练和大学四年的广泛阅读,似乎熟识了那个时代的背景与历史,加之自己认知水平的提高,后来居然慢慢地能读出圣贤和大家文章的好来。想来,我是通过阅读其它书籍来获取和丰富二手经验从而读懂他们的文章的。
A2(下一步的应用):作为一个爱看书的人,之前主要侧重阅读文学类书籍,比如小说和散文。而今年开始则大量阅读能提升思维类的实用书籍或理论书籍。可是,依然有很多书看不懂或者有隔阂。前几天读了时间管理类的入门书籍《小强升职记》,本书实在通俗易懂,应该是最接地气的写给小白的书籍,可是由于工作经验的不同,很多内容我没有代入感,所以读起来还是有一点疏离感。
小强在外企工作,我在一所中学上班,所以本书中的很多工作方式看起来与我的经验无关。在企业中,大多数员工都知道“SWOT分析法”。但是我则基本没有接触过这个概念。所以,为了能与作者达到共鸣,我就上网了解了相关概念,弥补这方面认知的不足和经验的缺少。仔细了解了这一块内容之后,我发现虽然我们不强调这个概念,但是基本上在做事的时候也会遵从同样的准则。比如在日常工作中,我也是无意识地在使用“SWOT分析法”。在与学生沟通时,势必会发掘他们的优势(S)并且加以鼓励,然后谈谈他们的劣势(W)以及改进的方法。
不过读书之后,我想我应该要进一步完善方法,要充分完整地把该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工作中来。以后再和学生沟通时,分析优势劣势固然是可取的,如果还能再指出他们现在或将来可能有的机会(O)或威胁(T),那么就更具有指导意义。当然这个原则也可以应用到我自身的分析,对班级管理的分析,是一个非常普遍适用的原则。
所以,在读书时如若因为经验不足而达不到与作者共鸣,甚至读不下去的时候(前提是这是一本对你来说是有帮助的好书),我们得这么做:
第一,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经验。读其他书籍或浏览网页等了解背景、概念获取二手经验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第二,读的过程中也要经常回头深入思考,进一步加深认知,提升自己的经验用于指导行动。说到底,道理谁都懂,但是仍旧有很多人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能把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非凡,意义无比的人,不单单靠TA的家世、美貌或者天资,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