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部小说,其中谁才是暴力的始作俑者?张氏姐妹、刘涛还是肖帅,说不清,似乎他们都是又似乎都不是。又似乎书中暴力的参与者都是被“暴力”玩弄于股掌中的施暴者与被施暴者,或报复者与被报复者。
遭受校园暴力,就犹如被刺扎进肉里,而最长扎的最深的那根往往来自精神层面。有人或许会说,拔出来不就可以恢复吗?是的,没错,皮肉之伤可以恢复,那心灵之痛呢?可以不留痕迹的恢复吗?不管能恢复与否,其恢复过程的背后是怎样的,局外者无法体会到被施暴者所承受的一切。就如书中的王宇橙和小六,只看到韩晓婷用报复来抚平心中积压的仇恨,却不知道中学时那一个个日夜韩晓婷是怎样熬过来的,十年后长大的韩晓婷有又是如何让自己不去触摸那如魔鬼般吞噬人性与良知的回忆,没有人去关心更没人想去关心。
都说这个社会变了,变得人人只懂自保,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挂在嘴边。这种现象的出现又能怪谁呢?社会中的人们是这种现象的制造者自然也是这种现象的承受者,正所谓因果循环,只有从源头制止,才能阻止它的发展壮大。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过,如果张氏姐妹开始对韩晓婷施行校园暴力时,不管是老师、刘涛还是肖帅出手制止,哪怕是班级同学不与张氏姐妹为伍,做自己应该做的,就不会造成如此不可挽回的后果。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生活中悄悄的出现了一个词--碰瓷儿。从开始“碰车”,发展到“碰老人”再延伸出“碰孕妇”“碰小孩子”种种,层出不穷,不断爆出的新闻一次又一次刷新人们的道德观。以致后来出现了一个与“女朋友与亲妈同时掉进水里先救谁”相“媲美”的问题——遇到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碰瓷儿”的出现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警示信号。提醒着我们,道德底线是用来守住的,而不是用来破坏的。
文中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张峰。他是韩晓婷人生黎明前黑暗的一丝光亮,没有他,或许韩晓婷早已不复存在。他是十年前校园暴力的终结者,也是十年后网络暴力攻击的第一人。他是一名社会评论者,没有人能定义他的好与坏,因为他人的好与坏,所做事情的好与坏评判标准在每个人心中都不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容易被舆论压力绑架的社会以他这种身份发表的言论是有一定存在的意义。
《刺》,有多少花是带刺的?就跟你无法知道你身边有多少人是带刺的一样。但无论如何,一定要记住以暴制暴是最不可取的反抗方式。法制,永远凌驾于任何罪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