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咨询师说到,之前的经历,会给自己留下很多的影响,而我一直带着这种影响在建构所有新的经历。
在咨询中,探索到两个很核心的建构方式。
一个是关系中,对于依赖的恐惧。此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关系中的问题是信任,无法去全心信任。其实是依赖,我无法让自己去完全依赖一个人,而这个背后是分离的恐惧。当我全心依赖上一个人,而最终却要分离,内心安全岛的损坏,那份痛楚自己无法承担。咨询师说,听起来,是无法相信,最终可以内化,也可以整理打包。接着又问,是否和母亲对话过。或许,是这份关于丧失的悲痛,未被整合好,那份温暖未被内化。所以,惧怕再次的依赖。而这份惧怕,又会让我无法全心去依赖,自然无法走到可以内化的那一步。人啊,就是这样,将自己困在自己的心境和模式中,如此自洽,又如此牢固。或许突破点在于,去充分地哀悼,去充分地体会表达。咨询师说,下次或许我可以尝试我一下,什么都不想,直接进入咨询室,看看那一刻,我想说什么,又会发生什么。交付一份依赖,依赖她,依赖咨询
另一个,是关于自我,内部有一个特别严格的自我评价和批判机制。不断用尺子去衡量所有自己的行为,去反推自己存在的价值。而这,注定永远是循环。所有在做的事情,都认为是自己应该做的。做成功的时候,那种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因为永远会有更高的标准,永远会有未完成的事情,永远会有更高更好的东西可以去追寻。当觉得耗竭,开始拖延,甚至抑郁,又会跌入自责的深渊。如此循环,所以不经意一次次陷入抑郁沼泽。咨询师切入的点,是一次次问我,我喜欢什么,我对什么有感觉,一定要那把尺子吗,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就值得尊重,我的价值不是用行动和结果来衡量的,可以信任生命本身的力量。这些都如同一个个新的生命支柱,一次次地,和我旧有的模式抗衡。
看到依恋的书中说,咨询关系可以提供一个空间,让所有过去被压抑的情绪想法,可以被感知整合。和这个咨询师工作的这段时间,少有突然的领悟,但好像很多她说的话,带我探索感知的部分,在一点点发酵,在一点点给我带来新的体验,可以扎扎实实地,嵌入到我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