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场景,印象很深刻。
一次电视节目,失恋的女友,想要挽回分手男友,百般委曲求全,但男友还是坚持要分手。于是,被拒绝的姑娘,瘪着小嘴,哭花妆容,在全国观众面前,可怜巴巴的问他:“你为什么不要我?”
当即,男主持人看不下去,痛心疾首对姑娘说:“他不爱你,就是不爱你。现在是21世纪,怎么还在用‘要不要我’这样的词。”
男主持人的痛心,我十分理解。“爱不爱”与“要不要”,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折射出对一段亲密关系,以及自我身份的认知。爱与不爱,是感情问题。但是,要与不要,则关于价值,似乎是一种可供定价与权衡的商品交易。
一句“你为什么不要我”,则是一种自我的物化。仿佛,将自己明码标价,当成婚恋市场上公开陈列,供人挑选的商品,待价而沽。同时,更加可悲的是,对价值的决定权,还被交付到对方手中,似乎离开对方自己就一分不值。
的确,姑娘们常会有这样的误区。在爱情之中失意时,或是对方有新欢后,或是遭到劈腿背叛时,总将所有的矛头对准自己,一连串的向自己开炮:一定是我不够好。一定是我没有魅力。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诸此云云。
因此,一段感情的失意,对姑娘们的打击往往是巨大的。她们会因此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怀疑自己值不值得被爱。许多姑娘,在失恋后情感受挫,很久走不出来,变得自卑敏感,很大程度上,便是受困这种“要不要”的思维。
其实,一段感情的是否成功,取决于双方的契合度。他不爱你,或是爱上别人,只是一种彼此的不契合,但并不因此否认你的价值,说明你不够好。这只是一种审美取向的差异,并不代表你没有魅力,或是不值得被爱。
我们常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就是这样的道理。在恋爱的问题上,大家的审美与取向,有着很大的差异,并没有一种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喜欢萝卜,并不能因此否定青菜。爱好青菜,也不代表萝卜无用。
同样的一个人,大家会对她有不同喜好。有人嫌弃你聒噪闹腾,也会有人喜欢你活泼开朗。有人指责你沉闷无趣,也会有人欣赏你成熟稳重。因此,你需要找到真正和你契合的人,成为彼此的“Mr/Mrs Right”。
因此,爱情更像是一场拼图。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有着自己的性格和喜好,等待着与另一块拼图的完美契合。你是方,她是圆,你们本身都没有错,也不用削足适履,不如挥别错误的人,去与对的人相逢。
你爱我,自然很好。你不爱我,还会有下一个。我的价值来源于我自己,并不会因你的“爱不爱”,甚至“要不要”,有一丝一毫的增减。无论你爱不爱,我都始终美好,坚信自己值得被爱,并珍惜全然的自我。
要知道,你本身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