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打了鸡血一样,一连看了两部电影,有一部还三个小时。
不知为何,看布永康老师讲道时,瞬间就被表演中的鼓手吸引了。虽然只有短短几秒的镜头,但就是感受到了一种激情和对神的爱。顿时觉得:好潇洒好帅哦!于是又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发现自己总是舍本逐末啊。向往人身上的光环却忘了是被他对神的爱所吸引、感动。
就像《爆裂鼓手》中的主角内曼与老师一样。对功成名就有着狂热的心。仿佛只要你名载史册、万人称颂了就死而无撼了。正是这样,老师才会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摧残他人的身心,将成功摆在人的生命上,即使他的学生已经患上焦虑症自杀身亡了,他还是要用自己的魔鬼教育去培养下一个傀儡。
人和机器的不同之处不就在于我们继承了上帝赐我们的属性,拥有宝贵的感情吗?如果只是单纯追求精准的节拍,完美的表演,机器不比人做得更好吗?我们需要的不是完美的东西,而是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东西。如果一开始就抱着一个老子世界最强,我要俯视苍生、名扬天下的态度去奋斗,那我们注定与亲情、爱情这些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就如费曼为了练鼓而狠心抛弃与妮可的恋情一般。
可能很多人会想,只要他逆袭成功了就行。我想,他的爆发不再是因为名利的牵引,而是回归本心,回归血液里流淌的对爵士的热爱。如果这只是为了功成名就的一场表演,那它注定是站立不住的。因为在浮华的掌声后面,又是无尽的空虚。他人的追捧都是虚假的,到最后,你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拷问。
《海上钢琴师》的男主做的却是截然不同的选择。他从小在船上长大,拥有无与伦比的钢琴天赋,面对他人的盛情邀请,他从未走出过这艘船一步。即使是爱情的引诱,在经历了短暂的迷失后,他还是选择坚守在那里。
没有人知道他执着的是什么。也许是害怕爸爸丹尼所说的陆地上的鲨鱼,也许是害怕陆地上的孤儿院,也许是对钢琴的热爱,也许是这片湛蓝色的海。总之,父亲对他的影响是很深的,以至于他在话中都喜欢带what fuck这种句式。
或许,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来还债的。
我不知是什么使我变成了剧中那些世俗的人。想着钱,想着出名,想着享受……也许,我已遗失了属于自己的那片海。你听不到海呐喊的声音,听到的只是他人的喧哗,想着怎样去妥协,使自己更世俗以迎合他人的需要。不知不觉中把那个门牙上镶钻石的黑人当成崇拜和追逐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