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古今的茶名,通常都带有描写性的特征。
人们在对茶叶命名,都试图通过它传递出茶叶某方面的信息,让人一见茶名,对茶便能知其一二。
清康熙年间,苏州一带的人们发现洞庭湖东碧螺峰石壁上有一种野茶,便将其采下带回饮用。
有一年,因产量很大,竹筐装不下,大家把多余的放在怀里,不料茶叶沾了热气,透出阵阵异香,
采茶姑娘都嚷着:“吓煞人香!”这“吓煞人香”是苏州方言,意思是香气异常浓郁。
于是众人争传,“吓煞人香”便成了茶名。
清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认为“吓煞人香”名字不雅,便赐名为“碧螺春”,从此沿用至今。
通过茶名反映最多的是有关茶叶的品质特征。
有的反映茶的形状,如珍眉、珠茶、瓜片、松针、毛尖、雀舌、鹰嘴、旗枪、仙人掌等;
有的反映茶叶颜色,如黄芽、辉白、白毛茶、天山清、水绿黄汤等;
有的反映茶的香气与滋味,如十里香、兰花茶、水仙等;
还有的茶名综合反映茶的形状、颜色等多种特点,如雪芽、银峰、玉针、白牡丹、碧螺春等。
名字是用以区分各种事物的一种方法,很多时候也堪称一门学问。
中国产茶的历史悠久,茶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
再加上制茶方法的多种多样,相应的茶叶也五花八门,这使得茶叶的命名也是一种学问。
以茶的产地命名
这产地多是说一些山川名胜,以这些产地来给茶命名。
如西湖龙井、普陀佛茶、黄山毛峰、茅山青峰、神龙奇峰、庐山云雾、井岗翠绿、太湖翠竹等,
这样将风景名胜和茶叶联系在一起,听起来特别的有气势也增加人们对茶叶的好感。
以茶的采制方法命名
为了突出茶叶采制方面的特点,明前、雨前、火前、春蕊等这样的茶名,
一听就是反映茶叶的采摘时间,体现茶的嫩度与质量。
有的用炒青、蒸青、烘青、工夫等茶名来反映制茶工艺,来区别各种制茶方法下的茶叶品质。
对于制法、品质特征相似的同类茶,命名时常在茶类名前冠上产地名称其简称以作区别,
如炒青绿茶有屯绿、杭绿、湘绿、川绿等;
烘青绿茶有徽烘青、浙烘青、闽烘青等;
红茶有祁红、宁红、川红、湖红、滇红等。
特种茶的命名方式
各地都会有一些特种名茶,对于这些特种名茶的命名,一般是前冠地名,后接专名。
地名反映产地,专名反映茶的主要特色,而且文字讲究独特别致,以表现茶品非凡。
如敬亭绿雪、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信阳毛尖、高桥银锋等。
这种突出茶的描写特征,方便了人们对茶叶的认识,对茶叶的分类研究和实际应用有一定意义。
此外,由于中国茶史长,茶品多,也存在着历代、各地茶名同名异实的现象。
文艺命名
除了以上描写性特征的命名,还有文艺性特征的命名。
这种文艺性只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许多的茶名,尤其是名茶之名,文字都文雅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让人一见茶名,就会引起无限美好的遐想如庐山云雾、雪水云绿等,
犹如欣赏一幅素淡清雅、写意传神的中国画,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二是一些美妙动人的传说和典故,如竹叶青、文公银毫等,
既丰富了其文化内涵,也使茶叶本身的魅力倍增。
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茶的命名也算得上是一门学问。
虽是特征描写,也都诗情画意,字字珠玑,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