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成本,8人朋友圈冷启动,8小时,总计30000流量
1.感受:明显感觉到这次的流量已经扩散出去了,打破了前几次的朋友圈的局限。
思考:受众面更广,且自带粉丝,更结合高质量的课程,流量就真的打出去了。
描述:下午2-5点,流量几乎挡不住,来不及改群昵称,一个群就满了。
流量就像洪水一样,被堵在了入群链接门口,一旦微信群启动,1分钟就灌满一个100人群。
这种体验,,,哈哈哈,好爽。
就像,看着自己被海浪拍上岸。
2.感受:深夜发媸,IP,自带流量,远超过黄有璨。
思考:想办法打通IP的粉丝群,利用粉丝的主动性。
描述:下午确实看到群里有粉丝出现,并为老徐发声。
也同样有人在满群了之后,还要拉人进群。
可能最主要的还是深夜发媸本身的IP属性。
3.感受:社群裂变很难吸引到中高层的人群。
思考:这种形式,不符合他们的形象和地位,这个利益也不足以吸引他们。
这种方式不适合推高端的东西,反而中低端会更好推。
描述:我很少能看到自己认识的中v、小v进群。
黄有璨的时候看到了XXX,深夜发媸的时候看到了ZZZ。
但是,这些人进群后,就后悔,估计都是分分钟想退群那种。
关于流量的利用
1.引导关注微信公众号的套路,可以被优化。
本次尝试了三个方案:
A:关注送46G干货(提前埋下伏笔,内心一个大写的服字)
B:关注微信号,回复关键词领取听课链接
C:关注领取PPT(对用户心理的把握,可谓是细致入微了)
方案A和B,在落地阶段遭到了用户的抵触,进行了调整。操作时,直接发给用户链接,用户对关注公众号的套路比较敏感,进群发朋友圈已经让用户付出成本了。再关注公号,会激怒用户,一旦情绪扩散,将不可挽回。
方案C,对用户的把握太到位了。会听的课程是直接给链接,但是PPT需要关注回复关键词领取。自愿关注,自愿领取,属于附加值,额外赠送,爱要不要。
思考:
区分好原本价值和附加价值。听课是原本价值,必须要直接给用户,不可以设置门槛,但是PPT就属于附加价值。另外,46G干货作为进群诱饵,也是属于原本价值,不应当另设门槛。
想继续利用这波流量,就必须把握好附加价值的问题。比如提供鉴锋社群,将感兴趣的用户分流,但不适合直接推产品,用户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够多的成本,不可能再去付出,而是希望,你能提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