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刷到贾玲减肥、并为其主演的影片宣传的短视频,加上媒介观众对影片一片好评,不由也引起了我对《热辣滚烫》的注意。我感兴趣的有两点:其一,贾玲减肥前后的反差实在太大,判若两人得令人猜疑;其二,大家都去看,且好评如潮,票房排行第三,累计过30亿。好奇心驱使下,想一看究竟?
好奇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自外界媒体和观众。如此火热,我不禁想问:是影片拍得真的好?还是归功于宣传、人云亦云产生下的证实欲望?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走进了电影院,亲自去看一看就明白了。
看了后,个人表示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除了贾玲减肥事件励志外,就影片本身来说,实在让我说不上好字。如果把一部影片满分计为10分的话,我给《热辣滚烫》打6分。这个及格分,主要是给减肥的。如果没有减肥作为热点,可看的劲头就大打折扣。
一部优秀的影片,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就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有故事,有内容,语言特色,结构自然天成。看后给人享受,思考,回味,启迪。
我发现,国产电影真的一般。好影片寥寥。这不仅是制作技术上的欠缺,更是态度的问题。好比现在新媒体写作,都冲流量去,为吸引眼球,不管质量。只要换到钱,就是好文章。快餐式消费,像刷小视频一样,图个暂时性满足,一看就忘,得不到真正的收获。反映现代人注重金钱物欲,而内心浮躁,行为淡漠,精致利己。
不妨说说本影片的两个看点。一是减肥励志。这一点是无需争辩的。尽管个人猜疑,但我还是愿意相信,贾玲是真的减肥成功了。总不致于为了拍电影,搞个子虚乌有的贾玲,以来骗取大家的钱包吧。由减肥前后的对比反差之大,可以想到,并且相信,减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吃了不少苦头。减肥的背后是强大的毅力,坚持,自律。很多人都想减肥都喊着要减肥,可减了吗?还不是先吃饱了再减。如果都像贾玲一样要求自己,一年时间减瘦一百斤,大街上还能见到肥胖的人吗?所以说,就减肥成功,贾玲是值得敬佩的。减肥的目的不在于标榜,而是为了健康,是个人的事。借减肥拍成影片纪念、励志,都无不可。以此作为噱头营销,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作品必须扎实过硬。否则,本是一件好的事情,结果会产生不好的一面。我觉得,贾玲当初减肥是为了健康,而不是为了拍一部电影。当然,二者并不矛盾。
从影片剧情来看,杜乐营减肥的出发点,是因受了多方面的打击、挫折,为了改变讨好型人格,才想去练拳击,目的是想赢一次,从而走出被动生态,活出自我。
具体事件。妹妹乐丹就是典型的精致利己者。嫁出去,出轨了,被离婚,回娘家住。以孩子上学作为借口要把娘家的房子转到她名下,多么理直气壮,真亏说得出口。传统观念,嫁出去就不可以回娘家分割财产,嫁出去就等于从原来的家分离了出去。当然,这种观念还需要法律支持。家庭的事相当复杂,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不要做杜乐丹,免致亲情受到伤害。杜乐营签字同意过户,是被动讨好还是真心愿意?讨好终会后悔,只有真心意愿才不会出问题。
来自闺蜜好友的背叛,来自“爱情”的打击。喜欢上拳击教练,一半是被动喜欢,一半是内心主动喜欢。被动喜欢是被睡了,内心喜欢属于自然发生。
这些可以说是挫折打击,但影片的表达软弱,主人翁的反应不强烈,叙述形式化,苍白,感染力差,缺乏代入感。
我之所以打6分,硬伤在于影片本身。如果把影片拍成运动减肥纪录片,效果一定会不一样。可现在,说是主打减肥,不是。说是爱情、家庭、生活等,也不是。片名叫“热辣滚烫”,一点也看不出来。
叙述上,片头太闷,还没开始看,就想瞌睡。片头又太长,片名半天才出来,进入慢,剧情拖沓。影片时长129分钟。以前一般90分钟,现在时间越来越长,发展到超过二个小时。时间长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内容,撑得起,撑得住。有内容的同时,再配以好的叙述,好的语言和紧密的结构。不然,只会东拼西凑,东扯西拉。我们不会对电影失望,失望的是对没有内容的水货。
早知这样不给力,就不花那钱、129分钟时间去看了。在目前热映片中前五部,《热辣滚烫》评分9.4最低,观众的眼光说明问题。虽然《二十一条》我还没看,但从内容反映上,我觉得要比《热辣滚烫》强。
所以,此片引起广泛关注,纷纷跟风观看,让我感觉像是在看一场滑稽闹剧。我在想:是我有问题,还是当今人们的审美价值观有问题?
其二,主人公杜乐营讨好型人格的自我觉醒,反击。对别人好,把两个苹果都给别人,别人却越过防线,一次次的伤害。确实是这样。很早就有类似的故事:富翁每天都给一个铜板给乞丐,忽然有一天,富翁只给了半个铜板,乞丐就很不高兴了。对一个人好,却使对方产生依赖心里。长久下去,接受成为习惯,认为是理所当然,这种人不知感恩付出是何物。实际上,这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些人的问题,是人性的一种反映。我们身边不缺这样的人。长此以往,我们都不愿意主动付出,不敢不愿去做个好人。原本是好人的人,退守为攻。原本算不上好人的人,变成了坏人,愈演愈恶劣。如此下去,和谐社会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拿自己来说,我原来也算是讨好型。讨好型的背后是自卑、胆怯、懦弱,不敢得罪人,只好委屈求全。但久了,也会产生抵触,乃至反抗,这就是杜乐营式的觉醒。
早年在上海,我主动献血。现在,见街上的献血屋献血车变得无感,对献血抱着谨慎的态度。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献出去的血,是不是真正意义上救了人?一是对人的失望,缺少温暖帮助。如今,利益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不是吗?我再也不讨好了,我原本就不是这样性格的人。
还有一个现象,某位演员演了一部好片子,或是因某一部好片子演火了,那么,接下来到处都能看到他。影片中有他,导演商家都盯着他。演员借此,好的孬的片子都接来演,有钱谁不赚呢?导演用人讲脸熟、人气。对此,个人很反感。什么片子都是那几张脸,看了都夸演技如何高超。可是,再高的演技,没有好的内容,也是徒有其表。受伤害的是观众。所以,我们的作品,每一个字,都应认真对待。唯有认真去做,才对得起观众,才对得起人民。
再有,这算是励志片还是喜剧片?心理医生马春丽与学者、作家魏东风是什么来头?讽刺、搞笑也不是说不可以。但感觉是硬生生地插了进去。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每一个零件都要有它的作用、位置,而不是无可无不可。
乐营家商店门口乞讨的骑行者,又是什么意思?是侮辱这样的骑行者、现象?到底要表达什么?
整部影片,我看数专业拳击手刘红霞演得最好,因为最真实。贾玲主演的杜乐营,跟现实中的印象不大符合。而且,演得缺乏激情,是第一次做导演紧张的缘故吗?
还有一点设置,表示认可。最后没有打败专业选手,比赛输了,想赢一次没有赢,这是符合现实逻辑的。比赛是输了,但她赢了自己。自己努力了,问心无愧,就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