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鲜肉和女神烂大街的时代,一部电影的男女主角如果在身材和相貌上都不是自带光环,尤其是扔进人群里连影都找不着的那种,是无法引起痴男怨女们舔屏的。
可是………《幸运是我》就是一部没颜值、低成本、算是平淡却分分钟值得你去一看的电影。
剧中开场以黑白形式向我们简单的介绍了男女主角,一个是二十出头背着一把吉他来到另一个城市的年轻人,一个是五十好几抽着烟发呆的独居老太,是的,在快节奏、物价飞涨的香港,两个孤家寡人相遇了,然后相爱了!!!
嗯。。。不对,是相亲相爱母子俩,年轻人和老太婆这两个陌生人:一方生父将他弃工作不如意却意外收获了母爱,一方以为死后烂在屋里也不会有人关心却意外得了个儿子,漠然的城市里两个不相干的人成了互相陪伴的家人。
一、 曾尝遍失意时,却找到快乐匙
1、老板娘:输死你,每个月工资都输光,一辈子都在厨房里。
2、阿发:我叫你等了吗?困你就先走人……看你这张脸,我没喝都要吐了。
女友:去死吧!你
阿发:吃屎吧!你
3、小女孩:婶婶你什么时候死?
芬姨:做人什么时候死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死的时候不要让人觉得你早该死了!
、、、、、、
影片中不妨出现很多以上情趣幽默的对白,暗讽的却是世界何其之大,人情冷暖有时出口便是冷到心窝窝!!!但这呈现的也是当代人们生活的真实环境,社会快速的发展,普遍多数的平民百姓早已被房价、物价压得透不过气,失业、就业,吃喝住房、颠沛流离,工资一成不涨,大米之贵钱包之瘦,心里积满了怒气和怨气,早就忘了好好说话,于是开口就有了距离,交流不但没有让人摆脱寂寞反而让人越发孤独。
然而,越是一个处处挤兑的世界,连话都不会好好说的世界,人们就会越发的怀念、渴望去得到一份真诚以待,只是很多时候他们一边在寻找一边又在拒绝,估计就是:与其被别人拒绝,还不如先拒绝别人的好强心吧!但这种好强是一种自卑的表现而不是自信的表现,常常容易导致我们错失身边触手可及的幸福。好在平淡的相遇、相处,幸运有时让我们来得及去发现、去挽救、去珍惜,人情的冷漠和自私也正在慢慢消逝,就像芬姨说的:那做人不就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
脾气暴躁、缺乏耐心的阿旭会停下自行车去帮一个陌生的老太婆捡橘子、找鸡蛋、换灯泡;疑心病重、总是责骂别人骗她钱的芬姨会再三的央求一个搬走的租客回家吃饭;生活拮据、只够自保的修车师傅总在阿旭为难、落魄时跟他说一大堆话,嚷着要带他去吃火锅;本可窝在家里过舒适安逸的日子,却愿待在又脏又累的服务中心帮助孤寡老人、收留露宿者,就像阿旭问小月:“一个女孩子做这么多,不累吗?”,小月回答说:“如果你知道香港其实有好多人没有吃的,有很多人有太多的吃的,你就不会觉得辛苦,会觉得很值得。”(人生处处是失意处处又是得意,失意的时候不要怨恨多行善,得意的时候不要跋扈学会感恩,好人定会有好梦,善行定会有福报。阿旭从失业、欠租、被生父抛弃、流浪街头,最后他收获的亲情、应聘到了一份好的工作,成了芬姨的房产唯一继承人,这些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他的仁慈和善良带给他的回报。)
本中心的服务宗旨是:珍惜、感恩和包容,但怎样做到包容呢?包子和饺子都包着内容,如果我做的菜能引起你的共鸣,就请你给自己也点一份,支持大爱,天下太平。
我们每一天过着重复的日子,做着同样的事情,日子一久,难免会对生活丧失激情和兴趣,对于工作我们也开始只图完成任务,但请你看看影片中的那个“阿甘”,他告诉我们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工作,无论你从事的是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工作,既然来了,与其马马虎虎的过活不如试着去喜欢它,为它添花加彩。
二、最平常的相处,就是最好的陪伴
在“芬姨”反复对着拖着行李离开她家的租客说:记得常回家吃饭时,以及顶着一头未洗的染发膏满街跑着找“阿旭”时,我们知道人老了心会变得更加脆弱、依赖,在孩子面前做事、说话开始会小心谨慎,有时甚至是低声下气,因为他们年龄大了,行动变得迟钝了,脑子也越来越笨了,他们只是怕我们嫌弃,更加是害怕失去以及害怕孤独。
无论是孤家老人的 “芬姨”,还是单亲家庭长大的“阿旭”,影片中除了向社会传递:关注、关爱老人外,也在向我们提示着“人”是集体动物,对于小孩、成年人、老年人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人他(她)们都是需要很多很多爱的动物,被爱、去爱、学会爱一个单一的个体是无法完成的,只有从群众中来到集体中去方可起到互相升温、取暖、保温作用。
其中还有些许感悟,怕有太多剧透我就不一一叙述了,愿观影的你们自己去感受、体会。
愿君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