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映倾向。
1. 特点
① 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心理历程或状态。
② 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具有针对性,没有无对象的态度。
③ 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2. 成分
① 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② 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③ 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情感A,行为倾向性B,认知C三种成分,也称为态度的ABC模型。一般来说,这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倾向。
3. 态度与行为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
4. 态度与价值观
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
① 价值观比态度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
② 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态度的功能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功能
1. 工具性功能
个体倾向于形成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
2. 自我防御功能
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减少焦虑,减少消极情绪。
3. 价值表现功能
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4. 认知功能
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
态度的维度
1. 方向:指态度的指向,即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时,大多涉及的是这个维度。
2. 强度:指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
3. 深度: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卷入水平。态度对象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的卷入程度越深。
4. 向中度:指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 外显度:指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凯尔曼提出的态度形成
1. 依从:态度形成的开始,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2. 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3. 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霍夫兰德等人提出的态度转变模型涉及四个方面的要素: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1. 传递者方面的影响
① 传递者的威信
传递者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② 传递者的立场
如果传递者站在自我服务立场上,他所提供的信息影响力就小,中立则影响大。
③ 说服的意图
如果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转变态度,反之则易。
④ 说服者的吸引力
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服,如明星代言人。
2. 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
① 信息差异
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的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而威信低者,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
② 畏惧
畏惧与态度转变不是线性关系。畏惧一般来说有利于说服,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那么就会使态度转变变困难。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取得较好的说服效果。
③ 信息倾向性
一般公众及个体卷入较浅的态度,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及个体卷入较深的态度,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好。
④ 信息的提供方式
口头传递比书面途径好,面对面沟通比大众传媒好。
3. 接受者方面的影响
① 原有态度与信念特性
已内化的态度、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与个体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难以转变。
② 人格因素
依赖性强、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接受说服;自尊水平高、自信的接受者不易接受说服。
③ 个体心理倾向
面临转变态度的压力时,个体的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说服。
4. 情境方面的影响
① 预先警告
有双重作用。如果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对态度对象卷入程度低,预先警告可促使态度转变;若态度与接受者的重要利益有关,那么预先警告会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② 分心
即注意分散。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那么将会减弱接受者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不能获得沟通信息,那么就会削弱说服效果。
③ 重复
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中等频率的重复,说服效果较好。
态度转变理论
1. 海德的平衡理论
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从“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P-O-X模型:P指个体、O指他人、X指另一个对象;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否定,一肯定,则存在平衡状态。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关系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
P-O之间的关系为:
P-O联系为肯定时,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
P-O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2. 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① 认知失调的原因
包括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
②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A. 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个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
B. 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C.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的强度。
3. 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来解释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态度测量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目前还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的方法。
1. 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
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2. 态度测量的主要维度
态度测量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使用量表测量态度时,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态度的强度两个维度。前者是对态度对象的肯定火否定反应的测量,后者是对反应的程度的测量。
3. 态度量表的类型
① 单维量表:瑟斯顿的等距量表,李科特的累加量表等。
② 多维量表:奥斯古德的语义区分量表,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等。
4. 投射测验
① 基本假定
个体会将自己的需要、情感或观念倾向投射到其他对象上,知觉成对象的实际上为其自己具有的特征。
② 著名的投射测验
摩根等的主题统觉测验(TAT),主要用于测量成就动机或一些我们关系的态度评价;罗夏的墨迹测验,主要用于精神疾病诊断。
5. 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行为反应测量时测谎仪的工作原理,理论依据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他的外在生理特征和外在行为上。
学完 2.11—社会心理学已完成 59.4%